有个社群小伙伴儿跟我抱怨说,自己现在明明很忙,有很多事情要做,上班时还好,一到下班过周末就是不愿意做,刷视频几个小时就没了。刷完之后又很自责,总是陷于这种恶性循环,感觉自己像被一个套子套住就是无法解套。
说到这一点,就要回到一个基本话题。解决人生难题的基本原则就是要在保持积极的态度、实施自律的行动,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寻求解决的办法,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成长和进步。《少有人走的路》中自律的4条基本原则,这是一套解决人生难题的行为准则:
所谓自律,就是主动要求自己以积极的态度解决问题、经历一定的改变和成长的痛苦。
它有4条基本原则:先苦后甜、承担责任、忠于事实、保持平衡。
第1条:先苦后甜/先难后易。
很多人做事情习惯于先做容易做到的,剩下比较难的就一拖再拖,结果导致事情浅尝辄止、半途而废,这也是拖延症的原因所在,激励大师博恩·崔西在他的著作《吃掉那只青蛙》中,倡导先做困难的,是每天让自己做一些有挑战、比较困难的事情。
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往往比较可以分成几类比较典型,如果不解决,它会不停的不断跳出来,先解决困难的问题,快乐会随之而来。
第2条 承担责任。
趋利避害是人性特征之一,因此当问题出现时,很多人的第1个反应就是先寻找各种各样的借口来说明责任不在自己身上。
没有担当的人通常很难成大事,有问题先找借口,只会让自己的思维和行为陷入自我封闭的状态,其实是错失了很多认知突破和解决能力提升的机会。“经历事情才是真正的成长。”
第3条,忠于事实。
信息海量时代,知识的迭代速度奇快,忠于事实意味着回归客观事物本身、紧跟外部的变化,随时准备面对各种问题,不回避、不拒绝。从正面意义上来看,他人的质疑和反对,往往给了我们成长和反思的机会。
第4条 保持平衡。
中国古典文化讲究阴阳和谐的平衡之道。人生也是如此,保持平衡很重要。遇到困难的事情,用成熟的心态去面对它、克服它,懂得舍与得的关系,在舍、得之间求得平衡。
我们可能常常责怪自己懒惰、拖延、意志不坚定、无法自律,其实自律是需要按照正确方法训练的。
既然是人往高处走,那么攀爬的过程中一定会遇到大大小小的困难,解决这些难题,就需要不断的付出努力,克服内外部的阻力,让自己配得上进化的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