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天,安全地行走在井巷中》

黎明的号角,

在吹响,在闪耀。

即使浓雾遮住山的轮廓,

地表凝着最冷的露珠,

井口依旧响起轰轰隆隆的撞击声,

伸入地心的血管——巷道

传送出自带温暖与光明的煤,

在阳光下折射出无尽的晴朗的骄傲。

而这一切,

在昼与夜的奋战中,

在无数的手里,

成为现实的。

这一切的背后,

所有工装下的面孔都是相似的。

黑沉的煤壁,无孔不入的瓦斯,

爱动的顶板,没长眼的矸石,

哪一样都让衣着工装的家人无法入眠。

百米井下的安危是希望的同时也能幻化成噩梦,

黑而封闭的地心随时会释放万丈怒火。

追求光明,又何惧黑暗!

只要我们坚持安全第一,把安全方针入脑入心,

只要我们履行岗位职责,自觉遵守规章制度,

只要我们遵守入井规定,确保持证上岗,熟练掌握业务技能,

只要我们主动查治隐患,有效消除事故根源,

只要我们坚持岗位达标,提升工作质量,创建安全工作环境,

只要我们爱护设备设施,正确使用维护,确保运行稳定可靠,

只要我们熟知煤矿灾害,辨识危险源,提高应急救助能力,

只要我们履行矿工权利,抵制违章行为,落实安全互保联保,

只要我们提高执行能力,做到令行禁止,争做安全文明矿工。

每一天,我们都能安全地行走在井巷中。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引 子 “太阳石”是人们对煤炭的美誉,称颂它朴实无华,沒有宝石绚丽的光彩,称颂它坚...
    漁翁阅读 3,928评论 34 28
  • 什么是家风?刚接触到这个问题时竟一时语塞,脑子中短暂的空白。细细想来,家风实在太多了,多的足以充斥生活的方方面面,...
    英子的天涯阅读 897评论 5 7
  • 死前的悲鸣
    流云碧草阅读 158评论 0 2
  • 三清的起源 三清尊神的形象有一个历史过程。汉顺帝时(126—144年),张道陵鹤鸣山(今四川大邑县境内)创立五斗米...
    三玄道士阅读 1,533评论 1 5
  • 【前言】 我用心写的文章,没有多少人读呢?需要给自己做点广告了:网友们,不要犹豫,如果你想深入学习OC,目...
    DIGITALMAN阅读 13,773评论 71 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