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变丽 焦点解决中级十期 坚持分享第432天 2019—8—18
在约练中,有时来访者感觉自己没有什么目标,只是想倾诉而已,也许说完之后心情能够好一点。我们知道有问题一定有目标,有目标不一定有问题。不少当事人想聊的话题不是因为他有问题,而是因为他有目标。
目标是一个不断形成与修正的形塑过程,咨询师的开放、好奇与探索之姿,常使当事人感到被信任而愿意多倾诉,咨询师能在倾听当事人的诉说中,澄清捕捉出其所看重的人事物,并予以尊重,视为关键之处。
咨询师常会使用假设问句,邀请当事人尝试回答,对于来晤谈的期望,或当问题被解决时的景象,在最理想状况中,自己会如何处理问题的细节。如:
如果你担心的事情改变了,你最希望看到有什么不同?如果你有一天走出困境,你会与现在有什么不一样?
这类假设问句,将会引导当事人从问题描述进入解决行动的预备,并与咨询师一起协商出晤谈的共同大方向。
此后,便适合接着运用奇迹问句,以邀请当事人构想意外奇迹来临后,来晤谈的问题会有的种种改变,以得知当事人奇迹愿景及所欲未来。
以假设问句、奇迹问句来引导当事人通过想象未来可能的正向发展,将是当事人认可自己目前的深层渴望,清除掌握想要的追求,而是能量有可集中努力的方向。
通过愿景,当事人清除的目标出现时,咨询师便可通过多元的方法协助当事人完成所欲的目标和愿景,所做的行动也才能真正满足当事人的需求。
因此,当事人的未来是被协商创造出来的,帮助当事人从问题转换成未来愿景,再从中找到目前可为的目标。梦想与目标是不同的,引导当事人在可能实现的梦想愿景处停留久一点之后,将容易转变问题导向思维,而能进一步的设定良好的目标,这正是探讨可能性征兆的意义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