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苏东坡,你头脑中大概会闪过他的智慧幽默、从容豁达,会闪过他的不畏强权、直言敢谏,会闪过西湖、荔枝、东坡肉......跨越千年的北宋第一男神,以旷古烁今的文学作品成就了其千古奇才的地位,更以丰满的灵魂为跌宕的人生添加了浓墨重彩。当我们与这样的灵魂对望,嘴边泛起的微笑,也许就足以说明一切。
01 “斜杠男神”:一个符号,一种精神
在诗歌领域,他与黄庭坚并称为“苏黄”;
在宋词领域,他与辛弃疾并称为“苏辛”;
在散文领域,他与欧阳修并称为“欧苏”,有“欧文如潮,苏文如海”的美誉;
在书法领域,他是“宋四家”(黄庭坚、米芾、蔡襄)之首;
在绘画领域,他因擅画怪石墨竹,成为“湖州竹派”的代表人物;
在哲学领域,他是宋代三大哲学派系(关学、洛学、蜀学)中蜀学的代表人物。
在他65年的人生中,创作了2700多首诗,300多首词,4800多篇散文以及不计其数的书法绘画。
堪称文学艺术领域全才的他,还是一个政治家、美食家、养生家……
他的家庭占据了名留史册的唐宋八大家的三个席位,他们就是号称“三苏”的“老苏”(父亲苏洵)、“大苏”(哥哥苏轼)和“小苏”(弟弟苏辙)。作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他是当之无愧的北宋全民偶像,“斜杠男神”不足以描述他,却也只能用来描述他。
02 “一代文豪”:潜心修炼,上下求索
① 从“误判”第二到考中进士
苏轼出生在四川眉山,天资聪颖。在母亲程式的悉心教导下,10岁便写出了令老师自惭形秽的奇绝之诗,11岁开始接受“科举教育”。19岁父子三人上京赶考,等待殿试的过程中结识了当时的文坛盟主欧阳修以及学术界的其他名流。殿试时他的文章《论为政的宽与简》得到了主试官欧阳修的激赞。但欧阳修误以为是自己的朋友曾巩撰写,为避嫌忍痛将文章判为第二。苏轼20岁考中进士,在388人之中几乎名列榜首。
一代才子崭露头角,却在准备进入仕途时遭逢母亲离世。居丧结束,25岁被朝廷任命为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判官,到陕西赴任。期间与陈太守政见不合,却最终与陈太守之子陈慥成为挚友;同时结识了成为他后半生仕途克星的章惇。28岁任职于史馆,借机饱读了珍本书籍、名人手稿和名家字画。
② 从王安石变法到乌台诗案
苏轼30岁时父亲病逝,32岁结束居丧,33岁再次回到京城任职。同年,政坛的惊涛骇浪缓缓拉开了序幕。王安石被神宗任命为参知政事(副宰相),开始了轰轰烈烈的政治改革(王安石变法)。两年后,朝廷分成了以神宗和王安石为代表的改革派及以司马光、韩琦等老臣为主的守旧派。由于理念与神宗、王安石相悖,在朝廷为官的苏轼波折不断。然而,在密州、徐州、湖州、杭州、扬州、定州等地担任太守期间,却成绩斐然。为了应对徐州水灾,他上书朝廷拨款,修建了更加坚固的城防工事并兴工建立了一座百尺高楼,依据五行取名“黄楼”,以土镇水。
1079年在湖州任知州时,苏轼出版了一本名为《元丰续添苏子瞻学士钱塘集》的书。由此,“乌台诗案”拉开了帷幕。(御史台的官署内遍植柏树,乌鸦常在柏树上栖息筑巢,所以称为“乌台”。)监察御史台李定、舒亶等人经过四个月的潜心钻研,将记录百姓艰苦生活的写实诗句(“岂是闻韵解忘味,迩来三月食无盐。杖藜裹饭去匆匆,过眼青钱转手空。”、“读书万卷不读律,致君尧舜知无术。”)添油加醋地说成讽刺新法、藐视君上、为乱朝政。7月28日,苏轼被官家逮捕,8月18日,被送进御史台的皇家监狱。多位故友牵连入狱,苏辙也受到了降职处分。受审时苏轼坦然承认自己对新法的意见,坚决认为自己陈述的百姓之苦均为事实。此举激怒了推波助澜之人,他们建议神宗判苏轼死刑。在王安石及一众正直之臣的劝谏下,11月29日,神宗下旨将苏轼贬为黄州团练副史。1080年的除夕之夜,44岁的苏轼离开了监狱,留下了《蒙恩责授检校水部员外郎黄》:“平生文字为吾累,此去声名不厌低。塞上纵归他日马,城东不斗少年鸡。”
③ 从黄州到惠州再到儋州
初到黄州的不适逐渐消退,苏轼变得越发成熟。他给好友陈慥写信时依旧言辞激烈,并告知对方阅后即焚;而给章惇写信时,顾及到对方的人品,就表现得义正言辞。针对溺死新生婴儿的野蛮习俗,他给当地的太守写信痛贬杀婴之恶,成立了救儿会并请富人捐款,请寺庙的和尚主管账目,帮助贫苦的百姓养活婴儿。
四年后哲宗继位,高太后垂帘听政。高太后钦佩苏轼的人品、才华,把他调回朝廷并委以翰林学士的重任。然而,司马光离世使独处高位的苏轼再度成为了群臣的攻击对象。朔党(朔州一派)、洛党(洛阳一派)、蜀党(四川一派)等政治派系逐渐形成,在苏轼本人毫不知情的情况下,蜀党将其奉为领袖。苏轼孤军奋战,对乌烟瘴气的朝廷倍感失望。高太后去世后哲宗皇帝亲政,由于对新党极其信任,启用章惇为宰相。58岁的苏轼再次成为政治牺牲品,被贬至偏远的广东惠州。曾是翰林学士、宰相候选人的他,被贬到岭南烟瘴之地,落差之大令人痛惜。
经此磨难,苏轼却依旧不改初衷。他关心民生,与太守和县令合作建桥、修建放生池,写信陈情粮食价格失衡,帮助农民使用“浮马”插秧,不断推进惠州的革新。然而,苏轼在苦难中的自我宽慰却彻底惹怒了章惇。61岁的苏轼,再度被贬到海南岛的儋州。儋州的夏天潮湿闷热,冬天阴雨连绵,导致苏轼新病旧疾频频发作。但是,儋州的居民相信“巫医之术”,患病时只会请术士宰牛焚香祷告进行治疗。苏轼只好开始亲自研究中医,到乡野采药,给百姓治病。期间,在苏轼的努力下,原本相处极不融洽的汉人统治者与少数民族,关系得到了缓和。
黄州、惠州与儋州的三次贬谪,贯穿了苏轼的中、晚年。在此之前的苏轼,虽然仕途不济,却也大有作为、深受百姓爱戴,这也是他在贬谪之前虽已过不惑之年却依然散发着风流潇洒的“少年意气”的原因。而遭贬谪之后,经历过心灰意冷的境遇与颠沛流离的命途,苏轼开始深省并逐步蜕变,苦苦求索之后,终于成为了令人崇敬的“东坡居士”。
03 逆境美学:一蓑烟雨,一生清欢
苏轼跌宕起伏的一生,既有庙堂之上的纵横捭阖,也有江湖之远的豁达豪放。他秉性善良、知足乐天,他豪迈洒脱、胸怀宽广,他悲天悯人、淡泊崇高,这一切,成为了他人生的注脚,成为了他面对逆境的独特美学气质。
① 醉心生活
苏轼将杭州看作第二故乡。为了治理西湖的淤泥堵塞,他命人挖出淤泥,修建堤坝,遍植花树,为后世留下了西湖十景之一“苏堤”。他创作了《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留下了脍炙人口的“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初到黄州时,他独自住在一个名为定惠院的寺庙中,心情愁苦、彻夜难眠,只好借“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卜算子·缺月挂疏桐》)抒发情绪。当地的徐太守久闻苏轼盛名,帮他迁居。从此,林皋亭成为了“雪堂”,东边的荒地成为了“东坡”,苏轼将长衫换成短衣,开始了隐居务农的生活。“去年东坡拾瓦砾,自种黄桑三百尺。今年刈草盖雪堂,日炙风吹面如墨。”生动展现出他的自得其乐。期间,他阅读了大量佛经,并与儒家经典结合,实现了作品境界的升华。无论是《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豪放,还是《临江仙·夜归临皋》中“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觳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的豁达,亦或是《定风波》中“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的洒脱,无不构成了一个全息视角下,立体、鲜活、动人的的苏轼。在黄州,苏轼成为了真正的苏轼。《赤壁赋》中的“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一语道破了人生的真谛,《记承天寺夜游》中的“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乐者,随步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将我们对夜色、竹影的想象推向了极致。黄州更是东坡肉的诞生地,“美食家”苏轼对猪肉的喜爱、赞颂之情在《猪肉颂》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净洗锅,少著水,柴头罨烟焰不起。待它自熟莫催它,火候足时它自美。黄州好猪肉,价贱如泥土。贵人不肯吃,贫人不解煮。早晨起来打两碗,饱得自家君莫管。”
据史料记载,苏轼是被贬往岭南的第一位官员。58岁的他,仍然对一切充满好奇,品檀香,品酒,静坐,写文,开发菜谱(如烤羊脊、烧鳗鱼)。“依然故我”的他醉心于亚热带的绝美风光,留下了名句“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61岁的他,在小儿子的陪伴下走上了离故国更加遥远的路,来到了完全不适合老人居住的儋州。衰老、疾病在有趣的灵魂面前黯然失色,他烧墨制墨以供自己使用,烧烤生蚝以求贴近生活。
无论怎样,在乐观豁达的苏轼眼中,一切境遇都不过是生活的作料,细品方可知味,知味方可释怀。一生颠沛,三次贬谪,幸或不幸都已不再重要。最重要的是,它成就了苏轼,更成就了中国文化。
② 手足情深
相比苏轼,苏辙恬淡冷静,稳健务实。苏轼与他政见相似,亦师亦友,手足情深。苏轼曾经称赞苏辙是宋代文坛上唯一可与自己一决高下之人。无论苏轼的人生如何顺逆荣枯,苏辙都是他创作的灵感源泉。
苏轼去陕西做官时,经历了兄弟之间的第一次别离。苏辙赠与兄长“相携话别郑原上,共道长途怕雪泥。”,苏轼回应“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在山东密州,苏轼思念七年未见的弟弟,于中秋写下了《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被贬儋州过海前,苏轼与谪居雷州的弟弟苏辙见了此生最后一面。苏轼去世后,苏辙为兄长写下了墓志铭:“我初从公,赖以有知。抚我则兄,诲我则师。”
③ 夫妻情笃
18岁时,苏轼迎娶了小他3岁的王弗。发妻“敏而静”,既能陪伴在侧,又能从旁提醒。苏轼的热情豪放与王弗的智慧冷静相得益彰,二人婚姻美满和谐。29岁时,妻子病逝,留下一个未成年的儿子。苏轼深感悲痛,在《亡妻王氏墓志铭》里写道:“君得从先夫人于九泉,余不能。呜呼哀哉!余永无所依怙。”由于安葬完妻子后再也没有回过眉山,妻子过世十周年后,他又写下了堪称千古绝唱的悼亡词《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32岁时,他迎娶了小他11岁的王闰之。闰之虽不及堂姐王弗博学聪敏,却也顺随柔和、无微不至。宦海沉浮的岁月,她始终与苏轼同甘共苦,并尽心照料堂姐的遗孤。苏轼58岁时,闰之离世,加之被贬黄州,他受到了致命重创。
38岁时,与杭州歌妓朝云相遇,后收为侍妾。朝云聪慧幽默,与苏轼脾气最为相投。苏轼曾评价“知我者,唯有朝云也。”在黄州时,苏轼为二人的孩子赋诗“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惟愿我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而孩子却不幸夭折。朝云离世时,苏轼写下:“不合时宜,惟有朝云能识我;独弹古调,每逢暮雨倍思卿。”
④ 浩气永存
1101年,徽宗继位,大赦天下,65岁的苏轼终于结束了流放生活。北返途中,路经挂有自己早年画像的龙游寺,苏轼题诗:“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7月18日,苏轼在病床前对三个儿子说,“我平生未尝为恶,自信不会进地狱。”他嘱咐儿子将他与妻子合葬在弟弟家附近的嵩山山麓。7月28日,他永远离开了人世。“浩然之气不依形而立,不恃力而行,不待生而存,不随死而亡矣,故在天为星辰 ,在地为河狱,幽则为鬼神 ,而明则复为人,此理之常,无足怪者。”一代文豪,就此陨落。
他是散文作家、新派画家;
他是佛教徒、士大夫;
他是皇帝的秘书,是培养出“苏门四学士”(秦观、黄庭坚 、张耒、晁补之)的贤师。
任何语言、文字都无法勾勒他的全貌。
也许,
他的全部作品,就是他的瑰丽人生;
他的全部人生,就是他的永恒作品。
终其一生,他不过是,
尽其所能,得其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