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也。
子夏是孔子晚年的学生,今天河南温县人,在孔子的学生中以文学著称,“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便是子夏同学提出来的。孔子他老人家去逝后,子夏同学便自己弘道去了,主要活动范围在魏国西河一带。有人讲今天我们看到的孔子给易经作的《易传》就出于子夏的传述,应该讲对于传承弘扬孔子的思想子夏同学是起了很大作用的,因为那时的魏国是独霸天下的,而魏文候是把子夏当作老师来尊贵起来的,历史上有名的李悝和吴起都是他的弟子。
前面聊了做人与学闻的关系,这里子夏讲的其实也是进一步的补充阐述。“贤贤易色”。第一个贤是动词,是亲近、靠近、向其学习的意思,第二个贤则是名词,代表贤人,有德之人,易是改变,变化之意。“色”字有争议,宋朝的大V们讲是“女色”之意,我个人不认同,南怀瑾先生也不认同,我的老师冯学成先生讲是气质,也就是亲近贤人向贤人学习,进而改变自己的气质。我们学习传统文化主要有两个方面的作用,一是学以致用,二是变化气质,所以这样讲非常合理。我们平时看一个人,尽管长像不怎样,但因其有位,有涵养,所以展现出来的气质、气象是大不一样的。曾经有个故事讲,三国时有个外藩的使者来到魏国出使,曹操感到自己个人形象不是太好,所以便让他卫士中的一个帅哥来扮他,而曹操本人却持戟侍立当个站岗的卫士,但接待仪式完毕后,这个使者却对魏国的外交人员讲,你们丞相形象很好,但刚才参加会见的那个侍卫显的更有威势。所以,从这里讲,气质这东西真不是装能装出来的,肚子里没货,那个金钢钻还真拿不起来。
学佛的人经常讲要多和老和尚们泡在一起,就是不说话也行,只是从老和尚的一言一行中去体会,这其实就是贤贤易色嘛!
我们有时在生活中也会很自然地从服装、行为、语言上去模仿自己心中的佩服的人,当然,现在我们的小朋友们对明星偶像的那种热追就更不用说了。这还是外在的,但关键是肚子里要有货,才能有诸内而显诸外,这点大家慢慢去感觉。我们书院的刘大姐经常讲,到这儿来学习,不要图一时得个什么,要像泡普耳茶一样慢慢地泡,时间长了,我们自然便会变化。什么会变化?思想境界会变化,思维模式会变化,精神气质会变化。
事父母能竭其力。这讲的是孝,但这里有一个很重要的观点,叫竭其力,不是无所不至,也不是有力不尽。
现实生活中,有力不尽的不少,兄弟姐妹间推委扯皮,不管父母的新闻报道多了去了,我就不多聊了。这个“竭其力”想说说,“竭其力”,也就是尽自己的力,儿子、女儿有稀饭吃,老人就吃稀饭,有毛草房住,老人就一起住毛草房,这就是竭其力,也就是“尽心”,不是尽物质,孝在心中不在物质享受中,贪污来的钱物,父母用着也不舒服。有幅对联叫“百善孝为先,以心不以迹,以迹无孝子;万恶淫为首,以迹不以心,以心无好人”,说的便是如此。
事君能致其身。现在来讲就是为国尽忠,以身报国。这个有点大,我们很多人还没有这个条件,当然在历史上像文天祥、于谦、林则徐、岳飞、王阳明、郭子仪等等一定是为国尽忠的。但作为我们平常人,上个班,忠于职守,这是应当,至少得对得起这个月的工资吧!所以,做一天和尚,钟是一定要撞的,经是一定要念的,不然老和尚可是要动法器的。
与朋友言而有信。《论语》三句五句就要讲信,就要讲仁,就要讲孝,为什么?这些是儒家的核心思想,就像佛家要天天念经是一样的。但就信而言,尽管讲了几千年,但不信之人仍然是有的,但我们要有信。我有个原则,凡说话不算话的人我一般不与其交往,做事不认真的我也不想与其交往;开个会说几点就几点,到时不候;喝个茶吃个饭说好的要来总不能说您忘了吧!那样的话,咱们就只能说拜拜了!
“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也!”。前面从德、孝、忠、信四个方面来讲,如果都做到了,哪没有学,也算是有学的。学的目的就是为了行,现在行都做到了,那就叫知行合一了,从这个层面来讲子夏同学讲的道理还是很通达的,不一定什么事都非要一个模子倒出来,从另一个途径达到同样的效果也是一回事嘛!有人讲读书读死的人,便想用一个模子印出所有东西,这是很麻烦的。我们的行为不能固化,我们的思想更不能固化,孔子一个闲居时,不也伸伸如也,夭夭如也,总是正襟危座那是很难受,所以,我们还是要随时而变,随势而变,与时俱进。
丁酉年秋丙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