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我们的大脑喜欢形象化、视觉化的东西,所以我们在写文章时如果只是写一些干巴巴的大道理,我们的大脑会比较排斥,那样我们的文章阅读量就会差强人意。
所以,大多数好的文章都是以写故事的形式展开,把很多知识和道理都参差在故事里。这样既能让读者感受吸引读者的注意力,同时也能让读者有所启发。
那么我们写故事怎样做到以情感为线索呢?
一、首先,用故事介绍自己,以获取信任
我们在写故事时,主要以自己的经历来进行。当然所讲的经历要与读者有关,并能够给读者一些启发。比如说,我们介绍自己的时候,我们可以将自己怎样从班级里的差生逆袭成名牌大学的硕士研究生?这个故事是以自己成长经历来展开,在这个过程中,主要是写自己在逆袭过程,怎样克服心理困难、用什么样的方法来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成绩的?这个故事是活生生的自己的亲身经历,这样不仅有说服力,更重要的是,能够给读者带去价值,让他们知道差生是可以逆袭的、学习能力是可以改变和提升的。
二、我们应该用故事链接他人,以更好地说服他人
我们在写作时,应该以情感线索串起一系列的事实。比如说,我要告诉我们小孩报警惕那些别有用心的人,保护好自己。
那么我们可以给他们讲《小红帽》的故事。听故事时,他们会把自己代入到故事情境中,在故事的情景中经历着某个角色,然后产生紧张、恐惧、开心等各种情绪。当孩子们在故事中体会到自己被骗,还差点被吃掉的危险后,那在生活遇到陌生人时,他们就会多一份警惕和当心。所以,绘声绘色的讲故事,肯定比给孩子苦口婆心讲一百遍的大道理。
故事是撬开读者心门的一把钥匙,讲故事能够降低读者的认知成本。但是讲故事要以情感线索为基本,故事中要串起一系列与读者有关的知识点、事实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