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思想水平
我们需要更新的、更深层次的思想水平,即基于原则的思维定式——它强调以原是为中心,以品德为基础,由内而外地实现个人效能和人际效能。
由内而外:从自身做起,甚至从自己的内心做起:思维定式、品德操守和动机。如果想拥有美满的婚姻,就做一个能产生助力而非阻力的人,不要一味强求对方。如果希望青春期子女更听话,那么先做个言行一致、充满爱心懂得体谅的父母。如果你希望获得信任,先做个值得信任的人。 总之,个人领域的成功必先于公众领域的成功,只有先信守对自己的承诺,才能信守对他人的承诺。这是一个持续更新的过程,不断进步直到实现独立自强与有效互赖。
艾略特:我们必不可停止探索,而一切探索的尽头,就是重回起点,并对起点有首次般的了解。
第二章 七个习惯概论
亚里士多德:人的行为总是一再重复 ,因此卓越不是单一的举动,而是习惯。
品德实质上是习惯的合成。思想决定行动,行动决定习惯,习惯决定品德,品德决定命运。习惯对生活有极大的影响,一贯的,不知不觉中经年累月地影响着品德,暴露了本性,左右着成败。
习惯有强大的吸引力——如同宇宙飞船发射,在即将升空时的几公里消耗的能量比之后几十万公里旅程消耗的能量还多。因此,“起飞”需要极大的努力,然而一旦脱离引力的束缚,就会迎来广阔的自由天地,创造出高效能生活所必须的凝聚力和秩序。(音乐教学中,新方法的使用、新技能的学习、良好习惯的养成,克服恐惧心理迈出第一步,是最最重要的。包括我的论文撰写过程——从重新启动,修改选题、联系导师、查找资料、相关人员访谈、问卷设计修改订稿发放回收,问卷分析、参加预答辩、查重、提交盲审稿……一幕一幕都像闯关游戏一样,甚至伴随痛苦,但真正按部就班开始做之后,没有之前自己想象的那么困难。付出才会有收获,努力才能有进步,从原来的几分耕耘才有一份收获,到现在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已经是可喜和幸运的进步。做最好的自己,勇敢地走出,平常心对待 ,在事上磨练。)
习惯的定义:
习惯=知识、技巧、意愿三者重叠的结果。知识是:做什么、为何做 技巧:如何做 意愿:想要做。养成一种习惯,三者缺一不可。(读书的习惯=知识:读书是个人成长最捷、投入最少回报最高的途径,尤其是对老师而言,有着天然的工作便利+ 技巧:听,广泛涉猎和精读,撰写读书笔记相结合,读书会能通过集体的力量走的快更远+意愿:我想要成为最好的音乐教育专家,成为淳儿的的好妈妈 ,成为能为社会做出更大贡献的人。 对淳儿和学生的良好习惯培养也是这样的。引导他们发现、点燃梦想、助推他们起飞、步入正轨、然后在只要加油助威,相信他们能够用自己的力量做的越来越好。)信任是促使人进步的最大动力,因为信任能够让人们表现出自己最好的一面。但这需要时间和耐心,而且还有可能需要对人员进行的培训,让他们拥有符合这种信任水平的能力。
改变习惯的过程很难受——习以为常的事物比较能够带来安全感。但为追求一生的幸福与成功,暂时牺牲眼前的安适与利益,也是值得的。 正如谢丽尔桑德伯格所言:生命历程不是由那些看上去保险,很容易做的事情决定的,而是由那些富有挑战,困难的事情决定性。
成功人士习惯去做失败者不爱做的事。他们当然也不喜欢干这些事,但他们让这种不喜欢服从于对自己目标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