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状获益,做几天太后

右胳膊受伤,硬生生将我逼成了左撇子。

左撇子是习惯用左手,右手用着不疼。

我这右手受伤之后的左撇子,用得不对右手会疼。

在亲历几次我的吃痛惨叫之后,书生和女儿一起,直接接管了我的日常劳作,将我当病号照顾起来。

早晚沐浴更衣,书生主动帮忙。我负责慢动作的伸胳膊套衣服。

睡觉只管将自己平躺在床上,书生帮着盖被子。稍微想翻个身打个滚,立即被提醒制止:“小心你的胳膊。”

早上洗漱,刚猫腰想跳到书生背上吓他一下,立即收到一声断喝:“小心胳膊!”

莫非之前每天早上他的吓一跳,都是配合我玩的?

一个人,看穿了自己的小把戏,却有耐心纵容着自己的调皮耍赖,也是不容易吧?

浇完花到二楼书房,女儿破天荒地没有睡懒觉,在书房等着我。

见我已经拾掇完花草,女儿皱着眉头,小大人一般训斥我:“你就不能等我起床,让我做吗?浇花不小心伤到胳膊怎么办?”

我说我用左手。女儿根本不听我解释:“你是用左手,但是有意外,你还是会本能地右手帮忙!哪有你这样当病号让人不省心的,病号就只负责好好休息。”

我哭笑不得坐到榻上,扯着嗓子耀武扬威喊:“现在我要喝茶。”

女儿利索地接水烧开水,像模像样地清洗茶具。

早上起床,洗漱后一杯白开水后,楼上楼下打理花草差不多30分钟后,喝茶吃早餐。这是我的习惯,女儿知道。

烧好开水,女儿问怎么泡茶,我说我的手真的可以泡茶。

在女儿睁大眼睛的监督下,我慢悠悠地,确实不伤手地边喝茶,边吃水果点心。

看着女儿一脸虎视眈眈的模样,我说:“你可以回房间了,我上午就是喝茶看书写字,不做别的事。”

谁知道女儿直接斜躺在茶桌另一边的榻上,翘着二郎腿刷手机,斜我一眼:“今天我躺在这玩,你有事喊我去做,让你不自觉管不好自己,哼!”

这父女俩,没有商量,居然就无缝对接地将我的24小时管理起来了。

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想要什么张嘴就有人伺候,这是什么待遇啊?一不小心受点小伤,居然活成了太后。

这样舒服地被照顾,成为关注中心,享受平时完全不一样的优待。如果一个求关注,内心缺爱的人,很容易对这种感觉上瘾,最后形成心理上的症状获益,甚至形成继发性获益。

症状获益:是咨询心理学的一种说法。意思是指一个人,通过表现出某种症状,从而在某种程度上,从别人那里获得自己身心上的好处。

也就是说一个人潜意识里,希冀从别人那里获得更多的关注,以非正常的形式表现出来。
继发性获益:是病人通过疾病获得益处,如得到外界的关注、承认、 满足其自恋的心态或获得赔偿。

病人在有病不愈时,得以获得比无病或疾病痊愈时更多的利益。故其症状具有较多的暗示性与波动 性特征,但病人又不是无病呻吟,也不是有意识的伪装,而是由于继发性获得的利益而使疾病行为得到强化,患者安心作为一个病 人而不必争取早日恢复。

借此机会和书生女儿做探讨,让病人做力所能及的事,才是疾病最好的康复支持。

太后待遇虽好,终非我喜欢的生活方式,活得独立自由才自在。

爱是良药,治一切病。有时候,过度的爱也是毒药,形成心理疾病。

可见万事万物,恰到好处才是真的好。愿恰到好处的爱,陪我们看花好月圆,也陪我们穿越病痛,到最后不仅能一起看细水长流,还能面对生离死别!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