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吧,我是个后进小生,大学毕业后晃荡了四年才想到考研,考上研才意识到要读书。每个授课的老师都列了长长的书单,专业方面的、人文方面的、修身养性方面的,面面俱到。走出校园,开始自己找书看,鉴于生命有限,我致力于只读好书,就先从“经典”读起,比如上世纪早期的外国名著、中国古代的文言作品、现当代中外作家的畅销系列,这其中有小说,有杂文,有散文,有学术研究,要么是获奖作品,要么是专家力荐,要么是口碑超赞,要么是朋友分享。一年多来,总算找到了自己喜欢读的类型,算是为今后选书定了个小目标。
之前,我一直觉得,经过时间检验的书才是好书,比如那些相距多半个世纪的国内外经典名著,经过一代代传承,才出现在今天的书架上,必是大智大慧的结晶。小时候读过外国那些名著,基本都忘了,我打算重温一遍,经历了这么多年的人和事,定会对名著有不同的感悟。《茶花女》、《悲惨世界》、《欧也妮葛朗台》、《飘》、《源氏物语》、《基督山伯爵》这类顶级名著,还有《了不起的盖茨比》、《王子与贫儿》、凡尔纳的科幻小说系列,都成了我床头、办公桌上的读物。读过之后,感觉依然和小时候一样,读了一个个宏大曲折的故事,读完总需要百度名著简介和其他人的读后感,了解故事后的时代背景和政治环境,听取名人名家对名著的点评,包括人物刻画、情节铺垫、语言文字、时代意义等,连凡尔纳的科幻小说,都能读出作者对世界和平、环境保护、种族歧视等社会现象的呼吁和反思。我突然觉得,这些外国名著的时代离我太远了,加之对外国历史缺乏必要的了解,从主人公身上找不到认同和共鸣。比如《了不起的盖茨比》,读过之后,一头雾水,好在哪里呢?就讲了爱慕贵族女孩黛西的盖茨比通过各种手段使自己富裕起来,重新追求已婚的黛西,被黛西的丈夫拆穿身份,最后被误杀的故事。百度后,才知道这本小说的价值。它反应了当时的美国社会,靠自己努力跻身富人社会的老百姓,始终不是根正苗红的贵族,再富有,都低人一等。黛西对盖茨比的死不闻不问,体现的是美国贵族阶层的残酷和冷漠。
那段集中阅读外国经典名著的日子里,渐渐萌生了不再读他们的想法。或许我没有当作家的意愿,只想靠读书来汲取知识,开阔眼界,修身养性。我不想简单的读一个故事,再去借助专业人士的力量分析这个故事的好处。我想读这个时代的作品,离我不远,或者就在我的身边,与我息息相关,读来有共鸣,能在字里行间找到久违的似曾相识。
于是,我把重温外国名著的计划中断了,改为阅读当代中外作品,以人文、社科类著作为主,小说、杂文为辅,通常是人文社科图书读累了,就换成小说。
读了《人类简史》和《未来简史》,从历史的视角,看到了智人的残忍和高科技蔓延下不敢憧憬的未来,不禁为千疮百孔的地球生态和不死成神的人类宿命担忧起来。作者尤瓦尔·赫拉力从我们生活的现实出发,描绘了人类历史长河的过去和将来。有那么几个章节,几句话,读起来很有感触,情不自禁地在旁边写下感想,或赞同,或反对,或感动,或叹息,思绪随着作者徜徉,啧啧称赞:好书!
王小波的小说和杂文,充满了讽刺和鞭挞意味,而那些被讽刺和鞭挞的人和事,在今天还能遇到。但是遇到了,除了愤愤不平或默然视之,再无其他。看了王小波的杂文,有种茅塞顿开的感觉,原来面对丑陋和虚伪,还有比愤怒更重要的事。
本尼迪克特的《菊与刀》,虽起草于二战时,成书于二战后,但她对日本民族的分析精辟透彻,对我们大概感知日本文化是很有帮助的。有《菊与刀》做基础,再去读日本文学作品,就更容易理解那些嘤嘤戚戚、迷迷醉醉的故事了。
畅销小说《追风筝的人》、《岛上书店》、《解忧杂货店》,要么构思巧妙,要么故事感人,以人间最简单却最不可或缺的亲情、爱情、友情为焦点,表达真、善、美的人性,总能引起共鸣。
最后,不得不说,一年级时一本保尔柯察金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让我们这个年代的孩子从小到大一直仰视外国小说名著,当年,这是老师教案里的珍宝,同学炫耀的资本,仿佛读了外国小说名著就是一件了不起的事儿,直到今天,我还一度因为把“名著们”忘得干干净净而惭愧,遮羞一样如饥似渴的“重温”,实则“补救”。把名著们束之高阁后,我挺庆幸自己终于敢和别人说:我不爱看外国小说名著,一直都不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