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为理事会读写营作业。)
这个题目很大,一时竟不知从何下笔,姑妄言之。
古代传统文化讲究文以载道,歌以咏志,诗以言情。可见文学在古代的主要作用是传播理念,表达志向,抒发感情。文人的生活环境、经济条件会在他们的作品上留下鲜明烙印。
比如同是山水田园诗人,王维身居高位,为躲避朝政纷争而隐,他的诗多带禅理,清雅淡泊;孟浩然一生仕途不顺,无奈向隐中求,诗歌中则多了许多烟火气。
诗仙诗圣同为唐诗的两座高峰,李白家庭富裕,从不为生计发愁,他的诗充满浪漫主义色彩。即便后来爆发安史之乱,李白眼见兵戈四起,写了一首《西上莲花山》,也是极尽描绘天上美景,末尾才来一句“流血涂野草,豺狼尽冠缨。”仍是一种俯视的角度。杜甫家道中落,艰难求存,他的诗贯穿生民疾苦。《三吏》、《三别》以最直白的底层视角描述了人民的苦难。一首《登高》,“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更是道尽了人生穷困。
判断文学作品好与不好,一个非常重要的标准就是能否引起读者的情绪反应。如果读者读过后无悲无喜、波澜不惊,那么文章的文辞再优美,结构再巧妙,也很难说这篇文章有多好。从这个层面来说,描写人间苦难、抒发内心愤懑的文章诗句,更容易打动人心。比如《红楼梦》,假若没有后来的贾府势败,千红一哭万艳同杯,前面写得再好,也不过是大宅院的生活点滴。
这倒并不是说苦难叙事一定优于欢乐记事,有感而发才能形成情感基础。站在云端里的人装腔作势地说人民生活多么困难,我多么同情他们,往往会适得其反。经历过困顿、体会过人情冷暖,看到过人间百态,更容易触发文人的思考感悟,作品的深度也就不一样。正因为如此,才有“国家不幸诗家幸”的说法。
而在义务教育普及,网络技术发达的现代,情况又有所不同。文学的属性发生了变化,在载道咏志言情之外,多了一个重要功能,就是赚钱。虽然完全靠码字生存的人并不多,更多的是兼职或者爱好,可一旦文学与金钱挂钩了,就免不了受各种因素影响,不再单纯地是“有感而发”。
这倒也不是什么坏事,至少极大地促进了文化繁荣。每个人都可以通过阅读各类文学作品来学习、充实自己,丰富自己的想象力。虚构文学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作者的经济条件对文学创作的影响似乎也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