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友情

有的人,看似在一个城市,实则远得很,一年到头也不会见几次,反之亦然。

很小的时候,是不相信这句话的,觉得都在一个城市了,交通那么方便,怎么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还变得疏远了呢?高中的一个同桌,那时候关系很好,有一天,她信誓旦旦跟我说:会,如果有一天我们不在一起了,请一定不要忘记我,我们要永远联系好吗?那时候我答应的很爽快,我想只要有电话号码,什么问题不能解决?事实是我们大学后就真的再也没见过了。原因很大一部分来自于我们考进了不同的大学,是层次不同的大学,总有一方有说不出的尴尬,而且,好像也没有什么非见不可的理由……

上了大学,慢慢有了自己的朋友圈,越来越意识到学生时代友情的重要性,开始认真对待每一段友情。有一次参加一个沙龙,嘉宾是一个很厉害公司的HR总监,他客观而又无奈得跟我们讲起他的故事:大学时代他有三个非常铁的哥们,觉得这辈子应该不会有比这更深的情谊了,他们甚至约定,毕业后留在一个城市,每个星期,一定要抽空出来见一面,约好了。后来,他们毕业了,真的在一个城市,刚毕业的时候大家联系还非常密切,能一周约一次,后来,由于工作繁忙,约会频率变为一个月三次、一个月一次、一年一次,成家后,连一年一次,都变得奢侈。那位总监讲得非常无奈,他说,这就是事实。那会儿我还是不相信,正好我的好朋友也在场,我向她望了一眼,心里默默下定决心,即便不在一个城市,也要经常联系。

毕业后,大家东南西北,朋友们被划分到不同的地方,有做公司房地产、有老师,还有读博的,有的去了外市,有的留在本市。一年了,当初HR的那个说法好像在慢慢变为现实,身边经常联系的竟然就只剩两三个,而且都不在一个城市。

慢慢的发现,不是不联系,是话题越来越少。工作后大家从事不用的职业,平时工作已经很累,有的时候聚会也不是很想聊工作,但是除了这个能聊什么?总不能一直追忆,但是聊工作有一个尴尬,圈子不一样聊得东西触点不一样,聊多了无益。你能想象到再过一段时间,大家都有了各自的家庭,空余时间又有多少是留给聚会的?

慢慢的发现,总有一些人,友情不用苛求,自然会有。之前会强求友情,为了维持一段友情宁愿委屈自己,但是结果告诉我们,如果你们三观不一样,即便维持,时间也不会久。而有些人,你们的友情根部不需要你花大力气维持,因为你们看问题的角度如此相似,随便聊几句就很投机,你们惺惺相惜,不用太在意所谓的世俗客套。

我相信还有一些人,即便不经常联系,他们依然还在。还有一部分人,看似不怎么联系,甚至偶尔会有小误会,但只要他们见面,之前的一切都是美好的回忆,他们之间就是有这样的魔力。

时间会为我们筛选出最珍贵的友情,但是不是说明曾经的友情就一文不值?当然不是,这是客观存在的事实,是不可避免的规律。有些人只能陪你走过生命中的某一个阶段,在下一个阶段,自然会有其他人出现,我们要学会接受。

所以,我想友情和在不在一个城市真的没什么关系,重要的是你自己到达了什么程度,自然就能维持住跟你程度差不多的友情,在这过程中,有些人走得比你快,有些人走的比你远,和你相差程度大的人自然会慢慢疏远,所以,要保证高质量的友谊,请首先做好你自己。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遇见你们,是我一生中最美丽的意外。 —题记 1 ...
    是方还是圆阅读 3,858评论 8 4
  • 孟子曰,人之相识,贵在相知,人之相知,贵在知心。 所谓交朋友,无非是两件事,选择什么样的朋友,怎样与他们交往...
    言行合一阅读 4,231评论 1 2
  • 那天开玩班会,我跑回六楼收拾东西,刚到宿舍楼下,周围刮起了凉风,我低下头,风刮过一阵,抬头看见了她。 时隔四年,她...
    云竹chen阅读 858评论 0 0
  • 少年中国 比邻星阅读 这样做,一个暑假也许可以让孩子爱上阅读!很酷耶! 在美国,孩子们的暑...
    郑老师作文阅读 2,425评论 0 0
  • 客厅(3选1): 1.欧普照明 - 方俊系列 1.1 105W 方俊MX360 (如图1.1) 尺寸:953*70...
    亲爱__的你阅读 2,784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