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和今天分別是彝族和白族的火把節,這個節日在雲南大部分地區都有慶祝,影響力挺大的。我們所在的古村落,也在村裏一處空地(平常帶孩子們去玩耍)搭了雨棚,擺起桌椅,點起煙花,表演歌舞,吃好喝好,好不熱鬧。
此情此景讓我想起小時候的杭州,有幾年每到國慶就有煙花和花車表演,走出家門,萬人空巷,聚集到大路邊等待花車經過和煙火燃起的那一刻,還是孩子的我,現在依稀記得,坐在父親肩頭,立於人群之上,讓我看得更遠更清楚。在父親身上,一直感覺到如山的父愛,給孩童的我無限安全感。那時候的節日,比起現在更重視更有參與感,跟著老媽包過餃子、粽子,跟著老爸自己動手做風箏、香袋,教師節給老師送上一束親手做的摺紙花,老哥大婚,花了幾天時間趕出兩個婚慶風鈴(那時学校里特別流行用彩帶紙和串珠做各式各樣的風鈴,一下課就著迷了一樣爭分奪秒地折啊串啊),他和嫂子在客廳和臥室掛了很多年灰塵滿覆,都沒捨得拆下丟棄,直到搬新家。這一個個用雙手參與下的物件,構成了直到現在揮之不去、場景化的童年記憶。
那時候是8090年代,沒有遍佈的廉價小商品,身為普通家庭孩子的我們要玩個什麼,都是要花時間花精力花心思學做,那麽“麻煩”,那麽美好~每當春節,父親和母親會在提前三天的時候準備一個大掃除,全體家庭成員參與,一盆水,一塊抹布,一把雞毛撣子,掃把拖把,上上下下、裏裏外外、角角落落,清掃擦洗得乾淨清爽,辭舊迎新。勞動後的汗水與歡樂並存,每年如此,直到後來,有家政鐘點服務了,大家都覺得社會是在進步的,生活方式和習慣的轉變是理所當然,一切朝著“當然”的方向和節奏走到今天,從前慢,成了一段短暫的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