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这个假期,压根就没打算出去,和孩子们在一起。
第一天
上午,去姐姐家,吃石榴,赏葡萄,话孩子。去丹尼斯购物。很少去超市,不喜欢吵吵闹闹的环境,很无奈,买完东西赶快离开。
午饭,白菜豆腐,大米。
下午,醒来,抹地,把家里整的一尘不染。到校门口志远果业再买包干果和锅巴。
去东站接俩孩子。
晚上,平安路姐妹粥吃饭,喜欢上了烙馍馓子。
第二天
早上,去学校转一圈,值班。
俩孩子去吃丸子泡面,上次孩子几个朋友来,也是带他们去那儿。
天高,云淡。
去登封。一路上,还算通畅,只是到景点门口有点缓。俩孩子去少林寺。我们在山脚下散步,天很蓝,水很静,我们和山和水一起,沐秋阳,览红叶。
中午一点多,俩孩子才转完,似乎一点都不疲惫,错过了吃饭的点,多亏带的有东西,去仙女姐姐那儿,吃点特色凉皮。
下午,我们去郑州拿皮箱,俩孩子回家。
晚上,孩子们在味道聚餐,个个笑容满面。
他们去上青屏山,玩碰碰车……
我们在山下路边漫步。风,凉凉的。
第三天
早上,俩孩子去吃学校门口粉浆面条和胡辣汤。我们吃烙馍馓子。
俩孩子在楼下院里转转,学下棋。
11点,我们一起回郑州,吃巴奴火锅。他们去万达看电影,购物。
下午,醒来,整卫生,又是抹到角角落落,到门口菜市场买菜,很近,很全,很新鲜。
晚饭,白菜豆腐,凉菜,炸茄鱼,牛肉,绿豆红薯汤,花卷。
晚上,聊天,不累,不用猜。在一起的感觉很舒服。
第四天
早饭,蒸南瓜,紫薯……
俩孩子去碧沙岗公园。我们去丹尼斯。
中午,韭菜大肉饺子。俩孩子都爱吃。饺子包的很可爱。
下午,俩孩子去看电影。
他们喜欢去热闹的地方。
我们习惯去树木园这样安静的空间。
晚上,去东区看大玉米,河边散步,听音乐,看人流。
空气,丝丝缕缕的凉爽,湖水,闪闪烁烁的波光。
第五天
上午,我写简书,他们聊天。
中午去回家烩羊肉,要了一份排骨,一碗烩面,一碗烩羊肉,两个烧饼。我们仨。
他们打车去绿城广场,坐地铁去东站。
“阿姨,这几天辛苦您了……”微笑,细语。
我回家,休息,洗衣服和沙发罩,抹地。
整理东西,去菜场买了两个板栗口味的南瓜,5点多坐大巴回新密。
第六天
太累,早上赖床,浑身没劲。睡到8点多。
爱上了这种南瓜的味道,蒸半个南瓜,算是早餐。
洗几件衣服,喝水,看菊花在茶杯里漾来漾去,一直喜欢一个人独处的时光,静到能听得见阳光漫到阳台的声音。
午饭,一个人,一小碗汤面条,葱花,香菜,好久没有吃过手擀的汤面条,一张烙馍夹香菇酱。
继续睡觉,到3点多。醒来,剥石榴,切橙子,边吃边看《红楼梦》,读刘姥姥和板儿在贾府的“优待”,几许心酸,几许感慨。
做绿豆红枣汤。
5点多到楼下转转,去平安路超市买了一棵大白菜。
晚上,继续看《红楼梦》,剥核桃,吃核桃。
一整天,一个人的空间,真静,真舒服。
不想听见电话,调成静音,不想看见任何信息,不看手机。
第七天
7:30起床,约好的和一朋友上山,接一电话,好友相约,三人一起,边走边聊,途中偶遇另外两个朋友,似乎心有灵犀,都是平时说得来的几个好友,难得聚在一起。说笑声滴落在秋叶间,小路上,谈的最多的是未来的媳妇。
好久没有这样轻松地说说,笑笑。
开心。
10:40回到家,整素馅饺子,槐花,韭菜,豆腐,粉条。
周末,过节,对我来说,吃饺子,必须的。平时太忙,没有时间。
一点,吃完,刷好。
中午休息,到自然醒。
下午,懒懒地散在床上,继续看《红楼梦》。
洗澡。
七天的假期就这样倏忽而过。几多眷恋,几多收获。
想想,开学去下周的一大堆事,粗略算一下,科普学校验收,教学教研调研,问道论坛,月考总结,还不说常规工作……
其实,还是喜欢放假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