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才引智 筑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

       在第四次“一带一路”建设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犹如一盏明灯,照亮了共建“一带一路”在新时代背景下的前行之路。他强调,在当前国际环境复杂多变的背景下,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既面临挑战,也蕴藏巨大机遇。而在这幅宏伟蓝图的实施过程中,人才作为第一资源,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全方位培养、引进和用好人才,为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提供坚强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紧迫而重大的任务。

       全方位培养人才,是打造高素质“一带一路”建设队伍的基石。我们要立足国内,推动国内高校与国际知名高校合作,设立联合学位项目,为学生提供更多海外学习机会,加强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语言和文化教育,培养一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精通外语和专业技能的复合型人才。加强实践锻炼是人才提高能力的不二之道,要针对“一带一路”建设中的实际需求,加强与行业企业的合作,开展定制化的职业技能培训,让人才在实践中增长才干、积累经验,不断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鼓励高校和科研机构设立创新创业中心,提供创业指导、资金支持和市场对接服务,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热情。定期组织国内人才参加国际学术会议、研讨会和实地考察,拓宽国际视野,同时,邀请国际专家来华交流,促进人才之间的知识共享和经验交流。

       积极引进人才,是拓宽“一带一路”建设人才来源的有效渠道。具备良好语言能力、熟悉国际贸易规则、掌握跨境电商运营技能的复合型人才如今成为稀缺资源,要通过引进国际人才来推进“一带一路”的建设,必须抛弃过去的旧思维,在如何吸引人才、引进人才方面下功夫。各地要搭建人才引进的线上和线下平台,发布人才需求信息,提供在线咨询和申请服务,举办国际人才招聘会,吸引海外高层次人才来华应聘。通过设立人才引进专项基金、提供科研启动资金和生活保障等措施,为海外人才来华工作创造良好条件,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和更加优惠的政策,吸引海外高层次人才和创新创业团队来华参与“一带一路”建设。要建立与国际组织和沿线国家建立人才合作机制,共同开展人才培养、引进和使用工作,推动人才国际认证和互认,降低人才流动的壁垒。

       科学用好人才,是激发“一带一路”建设人才活力的关键所在。人才评价是激发广大人才干事创业热情、提高工作质量的关键,各地要建立科学、公正的人才评价机制,以能力和贡献为导向,对人才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并将评价结果作为人才选拔、任用和奖励的重要依据。激励机制是提升人才效能的关键环节。建立多元化的人才激励机制,包括物质奖励、精神激励和职业发展机会等,对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取得显著成果的人才给予表彰和奖励,激发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人往高处走是普遍规律,但只有顺畅、良性、有序地流动,才能实现人才要素的优化配置和人才价值最大化,要推动人才在不同领域、不同地区和不同岗位之间的流动和配置,建立人才信息共享机制,提高人才使用的透明度和效率,实现人才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让优秀人才在共建“一带一路”的过程中脱颖而出、大展身手。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