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否想过,我们在表达自己的喜悦时,是不是对他人也是有益的?是不是会让他人产生不甘或者悲伤?有没有侮辱到他人?是不是建立在他人的痛苦与灾难之上?有没有引发他人的报复心?
——尼釆《权力意志》
尼采这句话是要告诉生活中那些因为成就正处在喜悦之情中的人们,即使表达喜悦之情,也要考虑到他人的感受,也许你的快乐正刺激了他人敏感的神经,甚至因此遭人记恨,种下恶果。
事实上,我们都知道,一个真正成功的人,往往都能赢得人心,拥有好人缘。“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今天那些失意的人明天说不定就得意了,假若我们在对方失意之时大谈自己的得意之事,那么,很可能引起对方的记恨,而如果我们能对其进行肯定和认可,而不是大谈自己的得意之事,那么,对方一定会对我们产生感激之情。另外,我们最需要记住的是,无论何时,都要保持谦虚低调的作风。
布思·塔金顿是20世纪美国著名小说家和剧作家,他的作品《伟大的安伯森斯》和《爱丽丝·亚当斯》均获得普利策奖。在塔金顿声名最鼎盛时期,他在多种场合讲述过这样一个故事:
那是在一个红十字会举办的艺术家作品展览会上,我作为特邀的贵宾参加了展览会。其间,有两个可爱的十六七岁小女孩来到我面前,虔诚地向我索要签名。
“我没带自来水笔,用铅笔可以吗?”我其实知道她们不会拒绝,只是想表现一下一个著名作家谦和地对待普通读者的大家风范。
“当然可以。”小女孩们果然爽快地答应了,我看得出她们很兴奋,当然她们的使我倍感欣慰。
一个女孩将她的非常精致的笔记本给我,我取出铅笔,潇洒自如地写上了几句鼓励的话语,并签上我的名字。女孩看过我的签名后,眉头皱了起来,她仔细看了看我,问道:“你不是罗伯特·查波斯啊?”
“不是。”我非常自负地告诉她,“我是布思·塔金顿,《爱丽丝·亚当斯》的作者,两次普利策奖获得者。”
小女孩将头转向另外一个女孩,耸耸肩说道:“玛丽,把你的橡皮借布思用用。”
那一刻,我所有的自负和骄傲瞬间化为泡影。从此以后,我时时刻刻告诫自己:无论自己多么出色,都别太把自己当回事。
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得出两个道理:第一,无论我们有什么样的成就,都不要太把自己当回事。第二,有时候,在我们看来可以炫耀一番的事,也许在别人眼里不值一提,甚至会让他人产生鄙夷的情绪。也就是说,无论如何,我们都要低调一点,绝不可因为自己一点小成就而沾沾自喜。
因此,任何一个渴望获得他人支持的人,都应该做到谦虚谨慎。无论你取得了什么成就,你都应该照顾他人的感受。
不炫耀自己的成功
每个人都有虚荣心,每当自己取得一定的成就或达到某个目标后,难免会产生一些优越的心理,但你千万不要在其他人面前表现出来,更不要借机贬低、挖苦别人。言者无意,听者有心,很可能你一句炫耀的话就伤害了别人,从而让别人产生痛恨的心理。
热心帮助失意之人
如果你不希望你的成绩让那些失意之人心里不舒服,最好应该和他保持一定距离,这是让自己安全的最好方法。但如果你希望化敌为友,还应该学会在背后帮助他、关心他。并且,如果你能掌握一些沟通与交流的技巧,寻找一个机会委婉地指出他存在的不足,让他明白自己的缺点,他才会把注意力放到提升自己这一点上,当他真的进步后,他就会对你心存感激。
关心失意之人
关心那些失意之人有一定的技巧,并不是语言上的安慰就有效,因为有些小肚鸡肠的人会把这当成你变相的得意和看笑话,为此,你不妨给予适当的协助,甚至施与物质上的救济。而物质上的救济,不要等他开口,随时采取主动。有时候,对方急需要你的帮忙,但因为面子关系,他们又故意称自己不需要,在这种情况下,你应该主动表达自己的关心,对其雪中送炭。
总之,每个人都有被尊重的需求,尤其是在自己失意的时候,更需要别人的理解和关心,而如果你不顾对方的感受,大谈自己的那点小成绩,势必会伤及对方的自尊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