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尹莞尔
前段时间微博热搜榜最火的电影就是《七月与安生》了吧,两位女主同获金马影后,两个年轻人,新鲜个性。
我是因为原本看了小说,所以才去看了电影,即使当时不少人说不怎么样,有人说周冬雨笑得太傻,有人说一直盯着马思纯的双眼皮。其实,看电影,看的应该是故事,不是吗?
小说跟电影有着不同的结局。小说里,七月是七月,安生是安生。电影里,七月成了安生,安生成了七月。“七月和安生本来就是一个人”,是啊,她们很像,都是一样的年轻,都是一样的美丽;当然,她们一点也不像,一个安静,一个热情。
我想很多人看了电影,都会跟自己做比较吧,会在心里问自己“我是七月,还是安生呢?”,我也问过自己。
我觉得我是安生,希望去远方,也不想拘泥于平静,我想走很远的路,我想爱很多的人,就像安生一样,她觉得自己该出去看看了,然后她就去了。我想去混酒吧,想去游轮看大海,想去北方看雪景。
可现实中的我却活成了七月。一切都是按部就班,成绩稳定,生活也波澜不惊。七月没有去过离家太远的地方,我也没有。我在不大的城市里,找自己。七月在她的小城里,找回忆。
我想我是羡慕安生的吧,她自由,并且随性。她可以很开心的笑,也可以很放肆地哭。安生不满足于那个小镇,她向往外面,她想环游世界,不问去哪里,也不问什么时候回来。这让我想起曾经填志愿的那个夏天,我想去很多地方,想去足够远的城市,我曾经也很像安生,可她比我有勇气。
对于七月,又代表着另一种生活吧。稳定的成绩,不错的大学,二十三岁恋爱,二十六岁结婚,二十七岁生小孩,三十岁买房。一切都像规划好了一样,省下了不少心。我想大部分人的人都像七月吧,一辈子也就这样不紧不慢地过去了。
可到了故事的最后,才发现不知不觉都过成了彼此的样子。
安生没有像名字一样安生,她奔放,她洒脱,她倒像七月的太阳一样,热烈,且刺眼;七月也没有像名字一样,她安静,她沉稳,她倒应该叫安生。她们分享一切,家人,身体,包括所有秘密。可唯独分享不了爱情。
后来,七月变成了安生。她在沉默中爆发,她愤怒地歇斯底里。她开始像安生一样远行。
后来,安生变成了七月。她在争吵中安静,她沉稳地隐忍哭泣。她开始像七月一样归隐。
印象最深刻的一幕是她们在家明家的浴室里,安生对七月说“我一直都让着你”,七月对安生说“你有资格让吗”,我在想,她们好像都错了吧,哪有谁让着谁,你们本来就是互相拥有。
我们都说找朋友也好,找恋人也好,要找个性格互补的,其实说来可笑,世界上哪有那么多互补的性格,所谓的互补有时候不过是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妥协。有些可以长久,是因为妥协足够;有些不能长留,是因为忍耐不够。
到底是安生让着七月,还是七月让着安生,谁也说不清。就像到底是梦想输给现实,还是现实输给梦想,谁又能真正说明。
我想每个人都是七月与安生的共同体。我一直觉得,人的身体里至少有两个自己。一个像七月,她跟你说,要脚踏实地,要井井有序,比起颠沛流离你更应寻找安定;一个像安生,她跟你说,要去闯荡,要追梦想,比起平淡无奇你更应起伏跌宕。你不知道该听谁的,所以你有时安于现状,有时又满是愿望。
可是,不要忘了啊,七月与安生本就是一个人。我记得我有过叛逆的十八岁,就像安生一样,哪都想去。如今我也过着七月的生活,平平淡淡,上课码字,日复一日。人应该都是这样,在七月与安生之间,不停转换,我们要学习七月的冷静,但也不能忘了安生的勇气。
我们寻求稳固,我们追求梦想。
你是七月,或是安生?
你是林七月,亦是李安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