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输在起跑线,这句话深入到了多少宝妈宝爸的内心深处。恨不得从宝宝出生的第一天开始,就要各种比拼。吃、喝、玩、乐都将各显神通,一个比一个讲究。
就说带孩子玩的这件事,不会走路抱着、童车推着出去玩。孩子会走路、会自己玩了,每天家长再忙再累也要带着孩子户外活动。每天带着宝宝在小区户外集会,共同玩耍,户外活动可以促进身体发育、促进感官发展、促进认知发展、促进社交发展 也可以缓解压力和焦虑,总之,户外活动对婴幼儿的身体和心理发展非常重要。家长确实应该多带婴幼儿进行户外活动,让婴幼儿在自然环境中自由探索和学习。
但有些家长远远不满足带孩子小区里,城市里的户外活动与游乐。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带孩子长见识也不能输在起跑线。现在很多家庭有钱有闲,一到双休日,不管孩子多小,城市公园里、游乐场,一周不落的玩着。
更有甚者只要家长有时间,有机会就会带着才上幼儿园的孩子坐飞机、坐高铁,远途车马劳顿。总认为旅行就是长见识,行万里路就是带孩子认知了大千世界、探索了大千世界。
其实孩子见到了不等于长了见识,这些量身定做的高大上旅行,只是把孩子从你家门口商场里的小游乐场,带到了一个更大的游乐场,从一个城市的海洋公园,带到另一个城市的动物园、海洋公园......见到没见过的和长了见识不能划等号。昂贵的投入,带来的并不是与之相等的见识增长。
小孩子,尤其是学龄前儿童,不管她到哪,她最想去的还是游乐场玩。什么是不是国内的另一个城市?是不是境外?她不感兴趣。再多的名胜古迹她不在乎,于是大人硬要她看,还硬要她看出点什么,实在可恨可笑。
另外远途旅行需要坐飞机、坐火车、住宾馆,吃饭店,一路车马劳顿,作息混乱,饮食不节, 水土不服。如果再没有同龄孩子一起去的玩伴,只是随着大人的节奏在完成旅行的目的,这样的旅行除了给孩子带来身心疲惫,还能带来其他多大的收获?
我们家跳跳三岁半多,坐高铁三小时跟着爸爸妈妈去厦门玩三天,回来就得了甲流。爸爸妈妈自驾带着她去珠海长隆海洋世界玩两天,回来夜里就呕吐。而且我们家跳跳平素是一个身体正常的孩子,远途出去三两天回来都会有身体不适。可见长途游玩不规律作息、饮食,对孩子身体健康的影响。
一个孩子,尤其学龄前孩子,你带着她农贸市场买买菜,你带她认识、观察菜市场里各色果蔬、鱼鸭鹅。跟她一起学学怎么买菜,跟她讨论讨论今天买什么菜,中午吃什么菜。你也可以带她超市里怎么挑选菜,甚至怎么去自动扫码付款。
我们家跳跳,我从她坐童车月龄就推着她去菜场认菜买菜,到现在三岁多,我带着她去超市,让她亲自独立选菜选水果,到亲自独立去扫码付款,在这些场合让我看到的是:孩子是那么专注,那么有兴趣,那么积极。
特别超市买菜甚至成为了她一件很期盼的事情。而且她亲自买回来的果蔬,吃的时候还格外的开心,促进食欲,觉得是自己的劳动成果。
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但长途旅行千万不能太早,尤其学龄前。这么小的孩子到底能从中看到什么,我们无从得知,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她看到的,肯定跟大人看到的不一样。
所以,所有大人以为的旅行目的,从头到尾都是错的。如果你有足够的时间,让孩子去老家农村去那条小河趟水,让她坐在门口的老树下做做游戏,让她交到几个当地的小朋友......这些经历会给她带来什么,我们不知道,但我们知道的是,她经历的,都不是人为制造的,都是不卖票的真实生活。
她渴望在草地上打滚,抓虫子,渴望跟小朋友玩过家家的时候,我们家长不要怕孩子会输在起跑线,而痴迷于带着她长途劳顿,不是只有坐飞机出门才叫旅行。期望父母们不要“人云亦云”的带孩子出去,多给孩子留些生活体验,做她这个年龄该做的、想做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