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中午弟弟的小孩子在姥姥家举办十二岁生日,酒席结束后,周边的熟人和远一点的都散了,只有近一点的七大姑八大姨的留下来帮忙收拾。餐具是请的厨师一同带过来的,点数的时候发现少了两个,于是让孩子的姥姥传话寻找,孩子的舅姥爷说是他端了两盘子肉回家喂狗,这就回去拿过来。
周围的七大姑八大姨你一言我一语的说道:太没有素质了,到人家吃还不够总想多拿点;什么狗这么金贵,吃剩下的骨头不够它吃吗?肉都三十多块钱一斤,人都舍不得买吃,还喂狗;这都什么人呀,有这样的亲戚真丢人。
舅姥的脸上挂不住,抱着九个月大的孩子走到外面路口上,等着舅姥爷过来时一起。周围看到舅姥爷舅姥过来也就没有了声音。
下午忙完了的七大姑八大姨围着炭火烤着聊天,问问周围的亲戚今年疫情都混的怎么样。这家笑着说,疫情对我们没有影响,不赚不赚二十万也是有的;那家叹个气,不行今年少了一大半,才十来万。等到舅姥爷却是扯着嗓子说道:“今年只干了十个月的活,赚了十四万,买了辆宝骏310花了六万五,打牌输了六万,剩下的都给小孩买奶粉了,每个月2千,没剩着钱。”
舅姥爷说着更是洋洋得意的回去拿了几包羽绒服过来让大家试试,说是做服装批发剩下的,都是高质量的才给你们带回来,批发价都是100多,因为是亲戚,就算80,有想要的带两件。周围一圈人也只是接着看了下又放了回去,说自己的衣服是什么牌子,值多少钱,谁去穿这杂牌子。
舅姥爷倒也不接话,只是把衣服递给在家带孩子没有出门的爷爷和姥爷,对着弟媳说到:“俺外甥女你爸爸和老公公在家连个干粗活的外套都没有,你给他们两买两件,干粗活总得有个穿的吧。”弟媳拗不过面子,买了两件。
晚上吃饭时,舅姥爷坐在接菜盘子的位置,和中午一样,把肉菜放在自己的面前,吃起饭来特别快,怕是有人和他抢似的。吃饱了,舅姥爷明着面的端了两盘肉食说是喂狗回家了,过了一会儿把两个空盘子送了回来,和弟媳打了一声招呼,带着老婆抱着孩子回去了。
舅姥爷走后,还没走的人议论声更大了:这亲戚还不觉得够丢人,以后办事绝对不叫他;这人买的衣服该不会是偷的吧,对亲戚都这样拿,何况给不认识的老板打工,幸亏没有看他的羽绒服,感觉都脏的慌;以后他家要是办什么事,就去个钱得了,人是不会去的。
我当时受到他们语言的感染,也觉得这个亲戚有点过分,想要点肉食吃说一下会给的,剩下的食材这么多一时半会也吃不完。
送完亲戚回到家躺下的时候,再想着这个事肃然一惊,结合舅姥爷的条件,他已经做最大的努力来保存自己的颜面又争取利益:在疫情引起的经济增长缓慢环境下,他在外工作十个月养着老婆孩子,年里为了面子买了一辆车(也许是分期买的),只为在亲戚中得意洋洋的说今年赚了多少出个风头。尽管买衣服被薄了面子,但舅姥爷也找准了买方,取得了利益。而端取肉食的事,怕是他为自己争夺一点尊严,总比说是自己吃,让亲戚觉得肉都吃不上要好。
生活中的我们是否也存在跟着周围人的情绪,做出过让自己感觉很丢人甚至后悔的事呢?我们到底是应该活在别人眼中还是要活在自己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