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子读《论语》十

愚子读《论语》十

孔子的中心思想是个“仁”。《论语·里仁篇》中,孔子阐述了什么为“仁”,以及怎样才能成为一个“仁者”。

用现代话说,“仁”是一种世界观、价值观和是非观,也是一种信仰。当人建立起牢固的价值观,有了坚定的信仰后,内心会产生一种强大的自律力量,这种自律也是一种强大的驱动力,驱动着人追求积极向善。当人确立和坚守这种信念后,这个社会才会和谐美好。所以孔子说:“苟志于仁矣,无恶也。”

“仁者”是高尚的,但“仁者”不是天生的。“仁者”必须具备“忠、孝、义、信”这四个条件。“忠”是指忠于国家,忠于民族,忠于自己的事业,而不是指忠于某人。“孝”是指孝顺长辈,孝顺父母。“信”指诚信,信守承诺。“义”是指“道义”,以公平、公正的态度待人处事,不存私心。而不是指“哥们义气”。

具备这四个条件才有可能成为“仁者”,因此,“仁”更是一种境界。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