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越来越能感受到大家对于金钱的渴望,很多人都嫌弃本职工作收入少,想下海创业,想找开源的途径。虽然人人都渴望多挣些钱,但真正能够多挣些钱的人却非常少,为什么?
Part 1
归根到底,大家都是出来卖的。你能卖什么,决定了你的收入最终落在什么档次。而一个人能合法地卖的东西,无非就四样:卖信息、卖钱、卖他人的注意力、卖自己的时间。
1、靠卖信息赚钱
信息不对称是白手起家最快的捷径,越不对称,越来钱。古代消息迟滞,商旅靠A地买,B地卖的差价就能赚取巨额财富,这是因为“什么东西在哪里稀缺”的信息是差价的关键,一旦掌握,就站到了价值链的上游。
垄断了信息交换节点的人,往往在体系中拥有最大的议价权,什么都不需要自己干,光靠制定游戏规就能赚钱。赚卖信息的钱,天生就要比和赚卖时间的钱容易些。除了商业掮客,还有权力掮客,更加无本万利。
2、用钱赚钱
房产增值、房租、利息、股权收益这些都算靠钱赚钱。
年薪几十万,不如拆迁户。什么都不如买房是过去十年来中国的社会共识。阶层固化的一个重大标志,就是资本回报率开始高于劳动回报率:房价只要稍微涨一点,普通白领辛辛苦苦攒了好几年的收入瞬间前功尽弃,赚的再多也追不上资产增值的速度。
香港人把买房叫“上车”,把工薪阶层购置的第一套楼盘叫“上车盘”,其实特别形象:想象一群人跟着汽车跑,只要你能跳上这辆车,你就是在车里坐着躺着,也比外面那些追着跑的人要移动的快。这,就是是靠钱赚钱的魔力。
3、靠卖他人的注意力赚钱
所谓的注意力经济,其商业模式可以用一句非常久远的话来概括:“全中国只要每个人给我一块钱,我就是亿万富翁了”。
注意力经济这个东西的规模其实很好计算,假设一个人一天24小时,除了工作8小时睡觉8小时外,还有4小时闲暇时间,那么注意力生意就是在抢这四个小时。
而一个人愿意为闲暇时间支付的开销是固定的,那么简单的计算就能得出平均每分钟的注意力停留时间值多少钱,再乘以关注数,papi酱之类的网络红人就可以开始定价叫售了。
所谓得屌丝者得天下,在卖注意力这个行当体现的淋漓尽致,一台电脑一根网线,一年几百万上千万的来钱,无本万利,玩的就是群聚效应和屌丝经济。这些新经济的现状有时会让许多传统的,循规蹈矩好好读书上班的人心里不平衡。
4、靠卖自己的时间赚钱
大部分人,没本金、没人脉,空有时间,便只能靠卖自己的时间来赚小钱,俗称讨生活。凌晨3点就起来摆摊的重庆小面夫妻,和加班到天亮的职场精英并没有质的分别——他们的收入和自己的劳动时间长短挂钩。
普通女孩子从小刻苦念书,工作后披星戴月,加班加到颈椎出问题也不过就那么一个月几千一万的,网红直播们撒撒娇,唱支歌就一年上百万的入账。这样想想,确实很难让循规蹈矩一辈子的人接受。
卖时间的钱赚的最为辛苦,是因为同质化竞争者以十亿计,卖时间的人面对买方几乎没有议价能力,只能在食物链的最下游任人宰割。这当中聪明一点的人,靠逼着自己念书、进修、升职来增加劳动效率,能多赚那么一点。而大部分智力无法支持提升劳动效率的人,就只能靠增加劳动时间长度来增加收入。
人一天只有24个小时,意味着靠卖时间来赚钱,是有产能上限的。这就是为什么卖时间赚不了大钱的关键。
Part 2
当然,当我们试图跳出“靠卖时间赚钱的怪圈”,试图另辟开源蹊径时往往也没那么顺利,人们常常会遇到几个问题:
1、在开始之前过度乐观
我们所能看到听到的成功者都是经历几轮洗刷,活下来的佼佼者。而那些失败的人,根本连发声的机会都没有。所以,我们总是听到很多好消息,而根本没有机会去了解更多的坏消息,结果导致在行动之前总是把很多事情想的美好,一旦真的开始做,各种麻烦,考虑不周,准备不足,最后小事业还没有开始,就直接收尾了。
2、总是想复制别人的成功模式
很多人都听说什么方式容易挣钱,就打听什么方式,根本不会思考自身的匹配性。假设一个既没有供货渠道,没有客户流量的人,又怎么可能做好电商?一个没有写作能力,又没有粉丝基础的人又怎么能够从自媒体行业分一杯羹。
3、总是站在自己的角度思考问题
做买卖挣钱,是从别人口袋里掏钱,理应站在别人的角度来思考问题,而不是为了自己的喜好,更不是为了彰显自己的品味和格调。做买卖不是证明自己的品位好,而是迎合买方的需求啊。
Part 3
对于“挣钱”这件事情的小建议:
1、先找自身的擅长和优势,再去确定“挣钱”的行业。
先去充分了解别人做得好的原因是什么,找到成功者的共性,也要把别人的差异化竞争优势找到。然后对照自己的人脉圈和优势,去定位挣钱的行业和领域。如果对照后发现,有门路,就继续深挖。如果对照后发现自己一无所有,那就别折腾挣钱的事,老老实实去培养人脉圈和能力吧。
不聪明的人是照搬照抄,聪明的人是改造别人的成功经验,再辅以自己擅长和优势,重新打造一个差异化竞争路线。
2、先思考用户需要,做好用户体验,然后再去秀自己的品味。
挣钱是买卖行为,不是当明星博眼球的,在行动的一开始,我们自身的品味一定不是重点,真正的核心是“我们提供的产品/服务对别人有用”。只有别人觉得有用了,他们才会自愿掏钱包买单。别无他法。
其实只要做一个换位思考就很容易理解,想想我们在现实生活中的买单行为,绝大多数都是出于“这玩意对我可能有用”的念想吧。而那些持续购买的东西,一定是“这玩意实在太好用了”的理由。
3、不要把“一时”误认为“一直”
一时挣很多钱,跟一直挣很多钱,是两码事。如果把“一时”误认为“一直”,那么很快,后面也没有什么钱可以挣了。只有构造出一个自给自足的体系,才有可能把“一时”的时间延长。
当发掘到一个赢利点,甚至尝到一点甜头时,还要思考:这个赢利点能否持久赢利?一个赢利点能否变成多个赢利点?主动赢利方式能否变成被动赢利方式?赢利方式如何不断打造独特性,不被别人轻易模仿并替代?
Part 4
最后做个总结:
市场上永远都有挣钱的机会,只要有心,总归可以找到好的思路和途径。但是我们不要看到别人做成了某个牛逼的事情,然后一拍脑袋自己也要去尝试。
恰恰相反,我们需要冷静下来,先让自己变成一个有价值的人;再找到一个为他人提供价值的渠道;最后把这个提供价值的渠道永远地做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