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浩明评点曾国藩家书之致澄弟【1304】2025-1-28(2)
致澄弟
同治二年1863七月二十四日
澄弟左右:
前接弟信,已将寅皆、牧云两兄不宜送眷之故,致函排递至家,不知到否?途次有曾恒德、张德富照料,又系自己之座船,又有水师炮船护送,千稳万慎。寅皆、牧云二公如已成行,请于中途婉辞谢之。吾家富贵气不可太重也。
纪瑞侄完婚,吾实嫌其太早。不知系沅弟之信与,抑沅弟妇谋之于弟而成与?兹寄银五十两五品顶戴、补褂、朝珠以为贺礼。吾恐家中日习于奢,故诸事从俭薄也。
此间军事平安。江西已一律肃清,惟兵勇病痛尚多。苗逆猖獗,唐中丞十分危急,袁午帅业已仙逝,淮事殆午了日耳。即问近好。
国藩手草
评点:富贵气不可太重
湘乡老家一大家人来安庆,原拟定有长年在家当塾师的灯寅皆及欧阳夫人的兄长欧阳牧云一路护送,后来因为决定从安庆发船去长沙接,又从衙门里派出两个人先行打点、照料,故曾氏一再去函老四,不要再让人护送了。他的理由是,那样则富贵气太重。
中国的官场讲究排场。比如轿子有八抬、四抬之分,其实抬各轿子两个人足够了,多余的人没有实际意义,只是作为装饰用;但“装饰”也有内容在内,它体现的是尊卑、等级、气氛等等。这种装饰即为排场。
曾氏虑及儿子女婿皆年轻,未曾独自经历过事,其他人皆女性,不便与外界打交道,故而请两个富有经验的年长男人护送。现在既然另外派了人,家乡的护送人便可省去了。曾氏考虑问题,出发点是实际效用,而不是排场。
从安庆派出的有长江第一船之称的座船前往湖南迎接,本身就是一种特殊待遇,也即富贵气。若再雇大船(老四拟再雇一只大船,曾氏亦不同意)、另请人,则富贵过重,宜减杀。这也是曾氏一贯的忌盈忌满思想在这件事上的体现。
曾国荃的长子纪瑞生于道光二十九年,今年不过十五岁,完婚的确太早了。曾氏的两个儿子都是十八岁结的婚,曾氏本人则是二十三岁才结婚。纪瑞后来先于父亲去世,只活了三十二岁。第二年,其弟纪录官也去世了,仅三十岁。曾国荃只有这两个儿子。这是他晚年的最大不幸。幸而留下三个孙子广汉、广河、广江。曾国荃六十七岁时去世,其一等伯爵由其长孙广汉承接,此时他已有三个曾孙。尽早四世同堂,这大概就是曾国荃夫妇急着要为十五岁的儿子完婚的原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