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数:2273 阅读需要4分59秒 写作时间:2小时10分钟
1
“我有一个朋友”现在已经不仅仅是一个故事,而是被发扬成一种文学体裁了。
朋友体里面的故事,基本不脱这样一个套路:某个女孩从小历经磨难,父母离婚,又遇渣男,快结婚了被出轨,想要创业又破产。总之是惨之又惨,让读者闻者动容,听者落泪。当然了,这是前半段的内容,“惨”是一个铺垫,不惨的话,后面变牛逼显得不够戏剧化。
然后故事的后半段故事就要反转啦,她凭借[努力、坚强、优雅、死磕、素质、学习、思考、拼搏、能力……]成功逆袭,征服上司,搞定客户,获得爱情。月薪从不足2000元成功增加了很多零,达到200000元。
故事戛然而止,作者登场了,用一种先知般的淡然语气总结了这个故事,得出的道理不一而足,但是基本是上段括号里边的那个词。作者指出,只有[努力、坚强、优雅、死磕、素质、学习、思考、拼搏、能力……]才能获得人生的成功云云。
我有时一直在想,朋友体为什么能这样流行呢?你说作者讲述了一个独特的故事吧,不是。这个故事一般都是大路货,大多数好像一个模子套出来的,就像网络游戏里面换了个皮肤的小怪物;你说这个故事很精彩吧?也不是。一般朋友体里的故事都没有什么细节,除了知道他是作者的一个朋友,生活在城市中的一个白领,年纪轻轻,逆袭成功之外,也没有什么让人印象深刻的特质。但是朋友体依然成为了是媒体领域的主流,其中的原因真是让人想得脑壳疼。
所以我觉得,朋友体铺天盖地而来,只能证明我们是多么的爱听故事啊!很早的时候,有首歌词不就是这么唱的吗:我们坐在高高的谷堆旁边,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
2
朋友体有一套固定结构。故事一般占了篇幅的60%以上,分析和总结性结论很少。这种文章想要实现这样的一个目标:不直接提供深入的逻辑上的分析,用故事来带节奏,好听的说法是引导读者自己去感悟。
朋友体意图启发读者的方法,就是讲一个大而化之的道理。
什么叫大而化之?就是你听起来很有用,但是照着做的时候,却无处下手。
那么你有没有嗅出一丝熟悉的味道?
是的,这不由让人想起了另外一种经典文体,那就是“鸡汤体”。
"鸡汤"的前世今生
杰克 · 坎菲尔德虽然从哈佛大学毕业,可他的专业在美国实在没办法找到一个很赚钱的工作。
四十五岁生日那天,没有人为他庆祝,他只能独自一人,把自己关在家里。杰克被穷疯了,又吃了一顿意大利通心粉之后,他拿出一张大纸,凭想象画了一张一万美元的支票,挂在墙上,当做自己送给自己的生日礼物。而后的许多天里,总是盯着墙上的那“一万美元”发呆……他每天盯紧目标的结果是,突然有那么一刻,“感觉上帝伸出手来,拍了一下我的肩膀!”
他干嘛去了呢?他决定写书。毕竟是哈佛毕业,写字这事儿对杰克来说,肯定游刃有余。他写的是什么呢?是 100 个小故事,都是那种激发人们斗志,鼓励人们天天向上的小故事。
他想起来自己的奶奶,小时候总是熬鸡汤给他喝,总是念叨,“鸡汤治百病”…… 书名有了!书名叫《心灵鸡汤》……
----李笑来
鸡汤的内容呢,主要是“励志为主,报应为辅”。
记得以前看过一个鸡汤。具体情节忘了,大体讲的是某人A雪夜救助一个人B,后来B又帮助了C,C还报答了D……这样延展下去,大概26个英文字母快用完的时候,X又回过头来拯救了A。于是作者又用一种先知般的淡然语气总结了这个故事,得出的道理是一定要帮助人云云……
故事貌似还挺感人的,有一番“善有善报”的特殊风味。可是看到了许多这么感人的故事,人们为什么还是越来越讨厌鸡汤了呢?我想原因只是一点:
因为确实没有什么用。
朋友体也是类似,相当于一个多图文文章。故事相当于一个图片,美则美矣,但往往图文不符,道理似通非通,当人们去顿悟的时候,会发现基本上图文无关。我个人不觉得看完还需要顿悟的文章会对大多数人很有价值,毕竟可解读的方向太多,反而变得毫无方向,只会让大多数人更加迷茫。
所以朋友体,用于娱乐,解闷,放松都可以,但千万别当真。看过可留存的信息实在不多,不会有什么知识上的价值,更不要说促使人改变行动了。
3
我一直觉得朋友体其实就是鸡汤体一个变种。合起来可以称作“朋友鸡汤体”。
朋友鸡汤体同样的缺陷是:某个故事不是真正能推导出某个道理。
更深入的说,我觉得这种文体违背了两方面的规律,第一是“无关随机理论”,第二个是“幸存者偏差”。
- 朋友体和鸡汤体的故事基本上都不太符合概率统计。我们都知道如果用一个人彩票中特等奖结果人生逆袭的故事,每个人都不会看,因为几率是该太低了,完全不具备可复制性。但是上面那个循环报恩的故事呢,却可以在网上疯传----明明那个故事里面循环发生的几率,比中彩票还要低得多啊。
和菜头曾说过:不要强行种因果。而太多故事就都是在强扯因果线。
朋友鸡汤体的问题是就是太讲因果,满满的都是“只要你……就可以……”的套路。
例如很多的凭借坚持就成功的例子,完全省略了事情发生的背景,主角的机运,时代的趋势和先发者的红利。就算这故事不是编的,论据和结论联系也很勉强。
但世界上其实太多的事情都是无关随机的,没有任何因果,也不会从什么导致什么。强行因果只能使得故事完全不禁推敲。 - 幸存者偏差(Survivorship bias),指的是只能看到经过某种筛选而产生的结果,而没有意识到筛选的过程,因此忽略了被筛选掉的关键信息。
当取得资讯的渠道,仅来自于幸存者时(因为往往死人不会说话),此资讯可能会存在与实际情况不同,甚至相距甚远。 例如在商业领域。存活下来的企业往往被视为“传奇”,它们的做法被争相效仿。而其实有些也许只是因为偶然原因幸存下来了而已。
假如朋友体描写的都是幸存者的故事,可以知道,阅读者属于这个幸存者的几率的可能性是极低的:一篇有10万人阅读的朋友体热文,绝不可能有1万以上的人因为看了此文而更接近成功。
所以这就是现实,就算给你课本+学霸笔记,你考试不一定能取得高分;干货合集照着做还会因为执行力的天差地别呢。
竟然想靠听几个故事,而且是细节严重缺失,情节被刻意美化过的故事,想提升自己的认知,或者学到什么知识,我建议还不如去打王者荣耀休闲一下,可能更加靠谱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