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80年代,那时肉是奢侈品,一斤几毛钱,工钱一天才几块钱。公公已是村里的“万元户”,听说,那时公公已经为我老公存了几十万的存款,只要我老公依我公公的安排,安安分分老实工作,一辈子不用愁。然而这些钱早已被人虎视眈眈,最终还是落入各种虎口,留到我们手里的时候已经所剩无几了…
这还要从老公的姐姐说起,当时我和老公的结合大家议论最多的除了我们早已是没有血缘关系的亲戚,还有老公意外出车祸已故的姐姐。老公的姐姐很漂亮,跟我婆婆长得很像 ,就读于师范学院,学习好又懂事善良。那时大家都以种田为生,没什么收入,大家都很穷。但我公公在我们当地的造纸厂当厂长,赶上好时机那几年赚了不少钱。公公婆婆相敬如宾、恩爱有加,再加上漂亮懂事的女儿,调皮淘气的儿子,一家人活成了全村最羡慕的样子。
公公在造纸厂工作,婆婆专门在家带孩子,婆婆之前是我们那的“赤脚医生”,算是识字的人,她对儿女的管教自然也很严。姐姐在她的管教下,乖巧又懂事。那时老公家的家境好,家里没什么农活重活可干。但是姐姐放假回来都会帮大舅家(婆婆的大弟弟)采花生、种水稻、拔草、喂猪,重活脏活什么都干,一点儿也没有女孩子的娇气和“大小姐”的傲慢。相反她对身边的每一个亲戚朋友都很好,她会给大着肚子在洗菜的小舅妈拿凳子给她坐,并嘱咐她怀孕不方便不要蹲太久,有事可以尽管叫她帮忙;她会把好吃的东西拿去给外婆(婆婆的妈妈),并陪外公外婆聊天;她说等她毕业(那时再过一个学期她就毕业了)参加工作赚了钱,她要一半给我老公花再给我公公婆婆买衣服,自己留一点够花就行,等她能力再大点,她要照顾所有人。有这么好的姐姐,凡事都亲力亲为的父母,老公的童年在姐姐在世的时候,可以说是完美的,他没吃过什么苦,没干过什么活。他整天的小心思都是怎么逃课不写作业,躲过婆婆的法眼,偷跑出去玩,然后回来编各种理由搪塞过去。在这样其乐融融的家庭环境中,村里好多人都喜欢去老公家里坐。
听说那时老公家每天都人满为患,很多每天都去报道,去喝茶聊天的,还有去借钱的…那时只要开得了口的,我公公婆婆都会把钱借出去。听我邻居讲,我们队里甚至村里,大部分都有向我公公借过钱,因为太容易了,只要开口,几乎都有。公公婆婆这样的“善举”,慢慢地成了大家眼里公认的“好人”。然而好人却没好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