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王莽成败给我们的启示
王莽很聪明,用和平手段就夺得了西汉王朝的政权;王莽也很愚蠢,到死都不知道自己失败的真正原因。借王莽的成败得失,我们总结下得到了哪些启示。
基层经历很重要。看王莽掌权的经历,一直在高层机关、核心部门、领导身边任职,没有基层一线执政的经验。这种经历使他在执政后做出的决策不接地气,纯粹的依靠个人想当然的决定,脱离了事实依据。可以说,没有经历过实践检验的“我以为是”"我认为是"都是“自以为是。”
机关工作很重要。王莽从出道到掌权,一路走的顺风顺水,依靠亲友、拉拢大臣、接近内臣、暗布棋子、打击异己等等一系列手段,用的炉火纯青,丝毫没遇到任何阻碍。这与他一直在高层机关工作经验有关,对官吏使用、皇帝和权臣的心思、上位必须的条件以及捷径等等摸得一清二楚,并且熟练运用,终于做到了“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天”。
领导身边人很重要。皇帝身边人大约有四种;一是国家宰辅;二是宫廷秘书;三是亲友;四是太监宫女。宰辅是国家重臣,与皇帝谈的多是国务,谈国务时皇帝的心态是较为认真慎重的,不然容易做出错误决定,耽误国家大事。宫廷秘书是皇帝的近臣,和皇帝接触较多,感情也比较深厚,说话较为自然,容易影响到皇帝决策,有事皇帝也格外照顾的们的面子,听从他们的意见。亲友和太监宫女大多都是在非工作场合与皇帝接触,而皇帝不工作的时候往往是思想最为放松、警惕性最低的时候。这时如果身边人说什么话,容易给他们留下印象。所以说不能惹领导身边人,防止被递“小话”。反过来,如果关系处的好,也会比别人有更多的“美言”
头脑清醒很重要。①不能堵塞言路。作为领导者,身处高位,想听到实话是很难得,下属都看上面的眼色行事,说领导喜欢听的话,办领导想办的事,即便办错了也想方设法让领导觉得没错,时间久了,会让领导者错认为自己的决定都是正确的,对那些提出反对意见的人不能容忍,认为是刺头,不忠于自己,进行打压。最后导致没有人敢说真话,于是,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所以,作为领导者一定要允许下属发表不同的声音,即便是错误的,难听的,只要不是怀有私人意图,只要是为了公事,可以不采纳,但不能打压,绝不能做堵塞言路的事。②要永远处于理性清醒状态。大到一个王朝,小到一个公司、一个家庭,其衰败、毁灭都不可能是仅仅因为某一个决策的失败或某一件事情的错误而导致的,而是因为连续的、不断的错误决策或自掘坟墓导致的,最后的致命一击往往是自己扣响的。天作孽犹可活,自作孽不可活。
历史人物争取到历史中一个位置,是由于当时的历史环境所决定的,含时含命,在某个时期做出了后来看是正确的决定,包含政治投机,但不见得是政治智慧。没有治世智慧的人掌权,社会必将陷入动乱。
政治投机只能争得政治地位,不能赢得政治威信,更无法作为经世致用方略,经营天下兴旺。
杀王莽者王莽,灭西汉者“王莽”之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