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经常会听到这样一句话,不联络不代表不关心。貌似很有道理,但实际上真的是这样吗?
①
认识婷的时候是我初三那年。当时因为A中学有一个指标,只要是中考成绩名列年纪前五就可以上省重点高中,于是我爸费尽了关系把我从B中学转到了A中学。刚进班级的时候,班级里的人都好似原始村民一样的排外。也可以理解,毕竟名额有限,多来一个人就多一分竞争力,我跟几个刚转学过来的同学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排挤。后来班级就变成了两个团体,一个老生团,一个新生团。婷那个时候属于老生团成员,她坐在第一排的靠角落的最后一个位置,光线比较灰暗,让我误以为当时短发的她是男孩子。老师给我安排了中间一排的第一个位置,这更加让我成为一部分老生团女成员的眼中钉。
换了一个环境,我从环境到老师到同学都得重新适应,说实话,那个时候我真的很吃不消,成绩严重缩水,导致老师怀疑我当时转学的成绩单是造假的,同学也在背后议论我、嘲笑我。我难过至极,一度想要放弃。但爸爸相信我,鼓励我,才让我在那段艰难的岁月中度过来。一次因为数学考出了新低,鲜红的12分像一把利器插入我的眼睛里,疼得我血泪模糊。我把试卷揉了又揉,好似这样就能把那个丢人的分数揉掉一样。午饭我也没有心情吃,一个人呆坐在教室里想哭又不敢哭。婷从教室外面回来,路过我桌边的时候塞给了我两个包子,还跟我说了第一句话“饿死了成绩也不能改变,还不如吃饱再好好做题找出原因,再知耻而后勇”。听了她的话,囫囵地把包子吃了,又把皱得像老太太脸的试卷铺平,一题一题地修改,一题一题地做。中午大家都会回宿舍休息一会,教室里难得的安静,我越做越有发现这些题都不难,只是由于我的粗心和不适应导致的犯错,心情豁然开朗,回头看看角落里的婷,她睡着了。
②
在我的记忆中,所有的课程婷似乎都不太上心,她总是逃课,即便来了也总是爱趴在桌上睡觉。但是每次考试,她都能考得很好,所以她的这些行为,老师看在眼里但也懒得管她。后来我跟婷是怎么成为好朋友的我忘了。只知道那段时间她被老生团的一些女成员骂叛徒,她也懒得搭理她们,还是一味地跟我混在一起。我很快适应了环境,成绩也恢复了原来的水平,老师同学都对我投注一种刮目相看的眼神。后来,我跟婷开始一起逃课,我们不逃主课,只逃附课和晚自习。我们一起在宿舍踢毽子,踢得楼下像地震一样,惹来宿管老师来敲了一次又一次的门警告我们,但也无济于事。后来没办法,趁我们上课时间她就到我们宿舍把毽子拿走了。我们也越挫越勇,后来发展为跳皮筋,然后也被没收了。再后来,我们用蜡烛在宿舍烧火锅,不知道被谁举报的,又被处分了。冬天的时候,学校附近的街上很多人家办喜酒,我们就若无其事地坐在餐桌上蹭酒席。我们在别人眼中变成了坏孩子,但是成绩依然名列班级前几名。在宿舍或在家里,我跟婷都喜欢睡一起,两人聊梦想,聊以后的生活,那个时候觉得以后特别遥远。
③
汶川地震发生的时候,我们当时对地震并没有什么概念。那天我们在教室里上数学课,我感觉我后排的桌子一直摇晃我的椅子,我以为后排同学踢的,反身给了他个白眼让他体会,他无辜地看着我。没过几秒,婷拍着桌子站起来喊“你能不能别老晃我桌子呀”,前排女生一脸茫然,委屈至极。全班呆住了,正当老师要批评她的时候,班主任从门外跑过来跟数学老师嘀嘀咕咕的说了几句话后就让我们使出吃奶的力气有秩序地往楼下操场跑。大家都觉得很有趣,于是就一股脑地往操场跑。所有班级都跑出来了,我们以为是有什么活动呢,广播里传来校长的声音:“同学们不要慌乱,这次地震的中心在汶川,离我们这里很远,我们只是有震感,不会发生倒塌,不会危急生命,所以一定要稍安勿躁,等待震感过去。”我们坐在操场上用班主任的手机给家里逐一打电话通知,听我妈说我爸是抱着电视机跑出来的,他怕房屋倒塌压坏了家里唯一的电器,也怕自己看不到篮球比赛了。听了这话,我跟婷笑得在地上打滚。婷说“要是真地震了,我一定压在你身上不让你被东西砸死。”我说“我不要,你太重,地震来之前都被你压死了。”
后来我们考上了不同的高中,有时间我会去她的学校找她或者她来找我,我们好像还是以前一样,没有什么改变。她考上大学那年,我落榜了,复读了一年。她选择去了省内的一个师范学院,可以免除学费还每个月补贴生活费,但是要去指定的偏僻农村学校支教十年。这等于是用十年光景换四年免费大学。我说不要去。她说,不能不去,家里穷,到哪里读都一样。偶尔她会回来看我,后来她买了手机,为了方便联系,我也存钱买了一个。再后来,她回来的时候,我感觉她说的一些话题我都不懂,她夜晚会用微信跟人聊天,那个时候微信刚出来,用的人并不多。我自然也不懂,她也不怎么跟我谈心了,我感觉我们有了距离。我因为一心想要看外面的世界,在填大学志愿表的时候都是填的省外,后来我如愿以偿出了省。刚开始的时候我们还有些联系,再后来就是断断续续的联系,基本都是我主动的联系她。有一次我问她是不是已经不关心我了,她回答我不联系不代表不关心。我心里觉得可笑,既然关心,为什么不联系呢。
④
有一次我的大学系主任跟我聊天,问我大学生活怎么样,我说感觉跟以前的生活差好多,特别是跟人相处,觉得好难走进别人的内心,交不到真正的朋友。他笑了笑说“都是这样的,估计男生好些,女生嘛就算现在关系好,以后都要回归家庭,都以家庭为重,再好的关系都会变淡。所以你要早点看开,别太纠结。”我当时不太赞同他的说法。而毕业一年后,他的话好像得到了印证。有一天婷给我发微信“我十月份要结婚了,到时候你要来。”这条信息让我回味了好久,我想过有一天我们会有各自的家庭,她会兴高采烈的打电话跟我聊她的未婚夫,聊她的婚礼,然后傲娇地跟我说“当年你说过的我若婚纱加身你必短裙相配,快给老娘滚回来当伴娘。”但从没有想过有一天会以这样的方式收到这样的信息,她的一切我都无从得知,只是突然的一天一条微信告知了我。想了一会儿我回“可能去不了,那个时候是公司最忙的时候,假估计不好请。”
“那好吧。”她回。
后来有几次我都打电话问她婚礼的事,但她都好累的样子,也不怎么聊就说困了,于是我只能挂断电话。
婚礼我还是没能去参加,伴娘自然也不是我。我只是把礼金用微信转账给了她,发了一段祝福语。
婚礼之后她发了个朋友圈,把所有朋友都点名感谢了一遍,唯独没有我。
那次之后,我们在没有联系,偶尔翻到她的号码,也没有勇气再去拨通。我们的距离终究越有越远,心也越走越远,我也终究懂得不联系是真的不在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