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想深入揭示爱情的本质,则有必要认清爱情的三大基本属性。即:
生物性
自私性
××性(由于某些不受理解的原因,这一项放到最后公布)
所谓生物性,指的是,爱情是人类的一种生物条件反射行为,即,人们在接收到某种契合的外部刺激时,神经会发出相关指令,指令人体分泌某些化学物质,比如NE、PEA、DA等等。这些化学物质会使人不由自主地产生各种生理与情绪的反应,比如心动加速、高度兴奋、信心膨胀、勇气倍增等等,并随之伴生某些特别的愉悦感,比如亲密、拥有、温馨、安逸、宁静、幸福。而这些愉悦感会令人上瘾,并循环奖励、诱惑、驱使人们愈发投入地想重复获得更强烈的快感,想更加深入地去体验、享受那些因为在一起而触发的各种反射(美好感觉)。于是,爱情,便诞生了。
因此,爱情实际上是在外部刺激下所触发的人体内的一系列生物化学反应的结果。
举个例子:钠和水本来是两种相对稳定的化学物质,当他们未曾相遇时,便孤独寂静各自安好。而一旦金风玉露一相逢,这两位顷刻间便会产生激情四射的化学反应。于是,这两种化学物之间便一见钟情的诞生了爱情。
而另外两种化学物质,比如氧气和铁,却不会产生一见钟情激情四射的化学反应,它们往往是潜移默化润物无声日久生情。
巧合的是,钠、水、氧气和铁都是构成人体的重要化学物质,当然,除此之外还有碳、氢、氮、钙、磷、钾等等。因此,人体实际上就是一个化学物质的混合体,只是每一个化学体的化学排列与堆砌都存在着细微的差别,导致这些化学体的五官相貌、言谈举止也都存在着诸多差别。而当某两个化学体因为机缘巧合触碰到一起时,由于各自内在与外在的化学契合,导致两者开始产生化学反应。就像钠和水,氧气和铁。
因此,所谓爱情,本质上其实是一场生物化学反应。而人们对爱情的各种美好感觉,其实都是在自身体内各种化学物质的刺激下所产生的,而这些化学物质则是在人们遇到契合的外部刺激后,大量合成分泌所产生的。
因此,这是一条爱情的生物条件反射链,即,外部刺激——内部神经指令——合成分泌化学激素——产生各种反射(美好感觉)——诞生爱情。
虽然爱情的本质是一场生物化学反应,但人们往往痴迷于爱情的附魅,却对爱情的生物性置若罔闻,就像欣赏孔雀开屏时,却不愿直面其丑陋的沾着粑粑的屁股。但是,有美好就必然会有丑陋,任何事物都是美好与丑陋共存于一体,无论你选择性地看与不看,丑陋都不会消失。而选择性的无视其‘丑陋’的生物性的一面,便自然失去了对事物认知的全面性与客观性。
也就是说,抛开爱情的生物性谈爱情,便不可能真正客观全面地审视爱情。而认清了爱情的生物性,便可对爱情理性的祛魅,便能客观地审视爱情,审视发生在两个生物化学体之间的一场又一场的化学反应。这些化学反应制造出了一朵又一朵娇艳欲滴的爱情之花,它的美丽受人追捧,它的芳香令人沉醉。但它‘美丽’的成分却是各种化学物质的堆砌,它‘芳香’的成分也是各种化学物质的合成。因此,这朵美丽的爱情之花本质上其实是被各种生物化学反应制造出来的。而当这些化学反应无法再持续下去的时候,这朵爱情之花也就渐渐枯萎了。
而认清爱情之生物性的重要现实意义便在于,它能使我们找到一些更有针对性的方法,以保持这朵爱情之花的永久盛放。
比如,不定期地给她送上一束美丽的花朵,或者生日的意外小惊喜,亦或每年相识纪念日的一场烛光晚餐,等等。
这些浪漫之举的真实原理,便是能够经常刺激对方体内的PEA、DA、Endorphin的持续分泌。而这些化学物质的作用便犹如蜜糖,不仅能使彼此产生极为甜蜜快乐的感觉,也会因此不自觉地奖赏、诱惑彼此,为了重复体验这种快乐与幸福,而更加愿意紧密地相互依附在一起,以致白头偕老。
也由此可见,『若想爱情永恒,便要经常给爱情加点‘糖’』,并非是没有科学道理的。
(作者:谁佐清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