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0-25 摘自《爱读》
一
在最不懂诗词的岁月,我们是最无忧的人
孩提时代,最早接触的文学,除情节简单的故事、形散神聚的小散文,另外就是唐诗宋词了。
蒋捷写过一首词,读完令人思绪飘逸,情感通润:
少年听雨歌楼上。
红烛昏罗帐。
壮年听雨客舟中。
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
鬓已星星也。
悲欢离合总无情。
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少年懵懂读这首诗只能想象辽阔江水,断雁西风的画面,和感受雨声的韵律,却无法读懂其中的人生苍茫,悲欢离合。就如同余光中在《听听那冷雨》中写道:一位英雄,经得起多少次雨季?
这一定不是少年的心境可以理解的苦涩滋味。
来往于过去和将来的时空, 因为清楚地明白每个人生阶段的样子,回望年少轻狂才恍然明白:最不懂诗词的岁月,我们是最无忧的人。
二
最好的时光里,
唐诗给我们的能量与给养
成长中,有人早早解放天性,野蛮生长;有人面朝大海,静候时光。
大学时,有一位朋友,她豁达而狂放,理智并敢于正面发声,悲伤时不依赖任何安慰的言语,用唐诗形容大概就是“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另一位朋友,她的每一步都像踩在云端,言谈举止令人赏心悦目。应了那句“胸藏文墨虚若谷,腹有诗书气自华”。可见,诗词晕染之下的美人儿终将留影于最美好的时光中间。
用一句唐诗来形容我自己的状态,大概是那句“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思。”最好的时光,所有的纠缠不休,最终定格成毕业的照片。
三
当情海泛起爱恨,
才真正读懂唐诗里的温柔和狠毒
面对别离,你可以用“别后唯所思,天涯共明月”的语言来传达不舍。
如果要形容别离后的相思之情很绵长,读过唐诗的人便信手拈来:“相思一夜情多少?地角天涯不是长。”
一生与柴米油盐酱醋茶相伴的夫妻,在面对生离死别时,也会有“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的喟叹。
“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分离就像一场感冒,思念是日后紧随的咳嗽发烧。
“掩泣空相向,风尘何所期。”相见有时,后会无期,茫茫人海,只有掩面哭泣。
所有相思别离,都是一场盛大的宴席。红尘赴宴,相见为欢;雾起霞落,人散鸟没。
缱绻岁月,一首《秋夕》: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想必会在我们心灵播种下一刻的岁月静好。
四
唐诗里的春夏秋冬,
往往是我们最真实的内心。
它为我们构建的,是一个真实的悲欢离合的世界。
回忆唐诗,一幕幕旧时光黑白交替;吟诵唐诗,想象和领悟了诗画一体。
此刻,浮云白日,青山迢迢,我无法挽留,你也不要回头。
此时此刻,少年不再,当情海泛起爱恨,才真正读懂唐诗里的温柔和狠毒。
别离不懂相思苦,相思无解故人在。
你说陪我到白头,现在你却要自由。
远行的人,希望你步履不停,有梦可做,有树可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