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好闺蜜情绪不佳,提到了自己慢慢觉得自己不上进,觉得自己变了,甚至经常想着想着就哭了。我一惊,赶紧发视频过去,还好还好。
回想起来,似乎我一直都是乐天派,明明自己能力不咋滴,却觉得自己优秀得不得了。而闺蜜经常抱怨自己这不行那不行,却成绩好人缘好,声称自己没什么爱好的她社团活动参加地有声有色,天天说自己啥啥不行,却在毕业后很快找到了如意工作,在大家还四处碰壁换工作时,她已经用自己赚的钱买了车。
一路走来,她似乎一直都追随完美,希望各个方面都做到最好。稍有不如意,就觉得自己不够好。其实哪有那么容易。
特别认同网上看到的一段话:
人生是用来体验的,
不是用来演绎完美的。
我慢慢接受自己的迟钝和平庸,
允许自己出错,
允许自己偶尔断电,
带着遗憾拼命绽放,
这是与自己达成和解的唯一办法。
希望你能放下焦虑 和那个不完美的自己和解,
然后去拥抱那个 完整的自己。
其实,我几乎每天都处于焦虑之中,每次读书学习都像是进入了一个未知的大海,深不见底、远不见边。我清楚知道,如果足够努力,我可以游到大海深处和遥远的天际,但是我背负太多并且没有充足的精力了,于是,只能望洋兴叹,任由焦虑席卷我的全身,侵蚀我的心底,然而我只能选择默默转身,上岸缓冲一小会,然后被推到下一个海域,可想而知,大概率又是另一个未知和充满挑战的领域。
工作要抓牢,家庭要搞好,健康不能放弃,学习不能停歇,育儿不能掉以轻心,考证不能半途而废......每一个做好,都得付出80%的精力和时间。选哪个弃哪个,我想大部分人都在“坚持不放弃”和“放过自己”中寻找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