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不要用表面无用的勤奋掩盖骨子里的怯懦懒惰
每天和室友一起上课,边玩手机边听老师讲几句,在位子上可以坐几个小时,放学飞快跑去食堂吃一顿可口的饭菜,空闲、周末,忙着举报参加各种大大小小的活动和会议,晚上把作业做一下,刷最近大家热议的电影,晚上睡觉前发条朋友圈:今天很累,但是很开心,很充实呀,明天继续加油,配一个努力的表情。你觉得自己好累,事情紧到一根针都插不进去,忙里忙外,忙不过来。其实你不是忙不过来,你只是在瞎忙活,你不能为自己规划一条适合自己的道路,有时候你也会思考这个问题,但是现实的安逸让你妥协了,大多数时候你选择逃避,偶尔的不安和茫然感让你焦虑,你让自己默认不去选择,你不愿意承担选择后会出错的后果,你心中明镜般,知道自己该做什么,可你就是管不住自己,在遇到你羡慕的出色的牛人的时候你会为自己打一针强心剂:我也要像他这样厉害,总有一天。可是三天之后你还是原来的那个你。
你根本就不明白,不做出选择就是你的选择,就算你得到一个很受伤的结局,你仍旧不悔过。这种情况不同程度的在每个人身上都发生过,打球的时候你宁愿刻苦的重复练习一个别扭的自己擅长的动作而不愿意纠正这个动作做出正确的姿势;高中的时候你更愿意做那些自己有优势科目的作业,而不是那些你急需补救的弱势科目,还会美其名曰:那些有优势的科目是自己感兴趣的。大多数时候你不是感兴趣,你只是在当时的环境下选择了一种让自己更舒适的选项,乍看起来你确实也很勤奋,可是你永远在自己的舒适区,你永远得不到进步。
2. 不忘初心 方得始终
在高中你只需要学习好就够了,学习好你有着全班女生都暗恋你的感觉,老师会围着你转,父母也对你呵护备至,周围的亲朋好友也会夸你,你是别人家的孩子。这个优秀的评价标准是如此的单调,老师不断强调”如果不学习你的人生就完了“如此种种,所以在这样的环境里,你要做的就只是学习,让自己在这个评价标准中得A,这样的生活虽然也累,但是你只要成绩能进步,考试考好了,家长老师都会夸你,会有很强的满足感,你也会有更强大的动力,你会逼自己更加努力去获得来自外界的下一次夸奖,下一次成就感,其他的事情有人替你安排,而且你还很心安理得,你会觉得做学习之外的任何事都是在浪费时间。
但是大学里的评价每个人的标准太多了,你一下子应接不暇,高中那么优秀的你,在大学里当然也要不干示弱,贪心的你想包揽对你有利的每一件事,你要做班干部,要做社团骨干,要进学生会,要入党,要拿奖学金,要巴结老师,要积累给别人吹牛逼的资本,要搞好和同学之间的关系,要有女朋友,好像你不和室友打游戏都能把你归为不合群,你要得到各种你想要的利益,你要取悦各种人群,你什么都想要。你这么累,这么忙,你开始希望回到高三,那种得心应手的状态,那种解出一道题就能获得满足感的状态,那种盲目地相信“熬过高三什么都会好的”信念,那种以为世界真的可以凭借一张卷子创造的豪迈,那种因为面前只有一条路而走得格外笃定的状态,那种做错了跌倒了不过爬起来重来来过的心态,那种大学现阶段永远没法给你的安定感和自信感。
大学的可恶之处或许在于,它看似给你提供了更多选择,更多锻炼,更多进步的可能,各色社团各类选修通识,但事实上又有一套评价体系限制着你的选择。或许更可恶之处在于,我们都变得实际而精明起来,知道结识什么样的人脉可以把未来的天堑变通途,也知道选什么样的课老师给分很水什么样的社团加入后可以有更多的资源,也生怕得罪的哪一个人会让日子变得寸步难行。于是我们活得如履薄冰生,活得小心翼翼,活得精于算计。
3.不要成为勒庞笔下平庸的”乌合之众“
被安排了18年,到了大学你终于得到了苦苦寻求的自由,却发现这并不是自己想要的生活,我们要的还是那种被别人安排的井井有条的生活,就像《肖申克的救赎》中的詹姆斯.惠特摩 饰演的老布已经习惯了监狱中体制化的生活,50年的服刑结束后,不能适应外面的生活只能选择自杀一样,我们也不过如此,你没有在野外生存的能力。
大多数人在进入大学之前都没有形成独立的价值观再加上自己学识和能力上的浅薄,平庸的根本驾驭不了这突如其来的自由,你拥有的自由只能让你更空虚,更加感觉到一无是处,你对任何事都失去了以前的那种归属感,再加上你平庸的能力,不能全力以赴的你在任何事情的尝试上都失去了成就感,自卑,空虚,恶性循环。所以我们就尽量让自己合群,跟随别人把体制要你做的事情做得中规中矩,不做出头鸟,用这种合群做挡箭牌掩饰自己的无能:反正周围的人都是这样。
难道那些为自己真正喜欢的事情努力的人不累吗?当然累,但是这种累和那种茫然无措的累是完全不同的 。极致的成功,极致的痛苦,有些人可以每天睡觉4小时,其他时间都用来做那一件事,但如果给你,可能两天就放弃了, 这并不可爱,那些做着不被周围人认同的事情的人可能还要承受来自外界质疑的压力,他们的生活有时也会混乱不堪,但他们仍会顶着压力前行,最终让自己走上正轨,他们有清晰的方向,伟大的人都是执拗的,王小波笔下特立独行的猪被知青偏爱敢拼敢闯的人被命运偏爱,就是这样。
在绝大多数时候努力与否和能不能成功没有必然联系,就像有人说的:功夫负不负有心人本该没有那么重要,“有心’的价值是不能用负与不负来衡量的。 真要比起来,有些人的起点你可能穷尽一生都够不到,成名与成功都应该是顺其自然,水到渠成的事情。不要在乎自己是否能逆袭成一个高富帅,或者得到一举成名对的机会,要相信你所涉及的这些领域能为你铺就一条独一无二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