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生成的崭新的自我,看到这句话的时候,你会想到什么?
改变,而且是看的见的改变。
但是一个人任何一个时刻都不可能是崭新的自我。而是处于一种一直新旧交替的状态中。
今年转折性的决定源于5月,然后就一直奋战在想要提升自己的道路上,一直也在试图用新的东西更替掉旧的自己。起起伏伏,往往复复,记录一下自己的感悟。
1 接受“差劲”的自己。似乎每个人都有一个不平凡的梦,认为自己不同于庸庸大众,只是差一个让自己一夜成名的机会。总会认为自己无所不能,现在的不成功只是暂时的,只是差一个让自己大展拳脚的机会。
这是一个既骄傲又自卑的状态。一方面因为“应该是优秀的”而自傲,一方面又因为“现实的差距”而自卑。对自我认知的偏差,会导致行为偏差。如何做出最适合自己状态的决定成了一个“不可能“。变不可能为可能的第一步就是:接受自己接受“差劲“的自己。
2 让期望贴近现实。之前听到过一句话:认识一件事最重要的不是我们看到了什么,而是没有看到什么。大部分人”常立志“的原因之一就是在实践一个计划的时候,发现”难度太大“而放弃。造成“难度太大”的其中一个原因是:预期偏差。美好的结果是我们看到的,实现没好结果所需要付出的代价是我们没看到的。更全面的去看待问题,让期望贴近现实,小步走,慢就是快。
3 扩大舒适区就像是拉弹簧,你强它也强,甚至还会有反弹。我们想要改变,就是一个扩大舒适圈的过程。这是一个拉弹簧一样反反复复的过程。你越是努力,原有舒适圈对你的牵扯就越大,一旦松懈就会被狠狠的拉回去,甚至短时间内无法再走出来。扩展的力是双向的,一边扯着你向外走,一边扯着你向内走,哪边更大一点哪边就能获得暂时的优势。直到在这两个力的拉扯下,弹簧松掉了,定型了。
4 做什么大于想什么。很长一段一时间,我在纠结于我不知道我想做什么,我喜欢的是什么。我不知道自己要往哪个方向去走。我用所有我能想到的方法去寻找,去检验,结果一无所获。我依然不知道自己想做什么,喜欢什么。我被困于“要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所以我要先找出什么是自己喜欢的,然而一时半会儿又找不到,简直恶性循环。
做好当下吧。看一看自己当下最需要的是什么?然后去满足它。行走于世所需的底层逻辑是相通的。做好一件事所需要的基本准则或者能力也是相通的。不知道喜欢什么没关系,磨练好了自己,等遇到喜欢的事情的时候,也就可以水到渠成。
5 让自己成为一个敢于求助的人。求助,常常被认为是一种暴露自己缺陷的行为。容易被归为“弱”行为。为了掩盖自己的缺陷,便常常羞于“求助”。但其实求助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能够提升自己的动力,并增加自己与人的互动,甚至提高效率,加深沟通的一种方式。可以结合接受自己。
向上的路道长且难,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