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末和老妈在电话里争执了一番,闹得很不愉快。
因为什么起的争执?现在想想依旧怒火中烧。
周六晚上八点多,老妈打电话过来,问我在做什么,看电视吗?我说在看书。当时我确实是在安安静静地看书,而且劲头很足。周末的宝贵时光,可以完完整整拿来看自己想看的书,写自己想写的文章,这种乐趣是任何吃喝玩乐逛街都无法带来的。学生时代的学习,早已成为过去。初高中时期,学习往往是为了考试升学。大学时期,学习是为了提升自己找工作时的优势。而现在,我终于可以自主探索不同领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方面去学习,去成长。
可是,老妈接下来的几句话,把我整个晚上的心情都毁了。就像在平静的小池塘里扔进去一颗大鱼雷,剧烈的爆炸过后,水面久久不能恢复平静。
她用以前经常责备我时的强烈语气:书呆子一个,都读那么多年书了,还读,有什么好读的。该学的不早就学完了,还有什么需要再学的,书呆子,就知道读书。
我一听就炸毛了。该学的早就学完了,这是多么荒诞的无稽之谈。试问古今中外,有几人敢拍着胸脯说,自己无所不知无所不晓不用再学习。苏格拉底曾说“智慧意味着自知无知”,学得越多,就越能体会到自己不知道的越多。尤其是现在这个知识爆炸的年代,新概念新科技新知识层出不穷,如果不坚持终身学习,很快就会和时代脱节,跟不上社会的步伐。随着社会分工越来越细,我愈发体会到每个细小的领域深挖下去,都会发现一片自己不曾了解的世界。最重要的是,如果不坚持学习,就无法让自己蜕变,成为自己想要的样子。
读书多就是书呆子?这是神马狗屁逻辑。如果按照这个理论,那哈佛大学里的著名教授们都是书呆子,得到App上的那些牛人都是书呆子,钱钟书、季羡林、查理.芒格等等伟大的人物都是书呆子......针对我妈的说辞,我有种强烈的“秀才遇见兵,有理说不清”的愤怒和无奈。
在我妈眼里,读书就是读教科书,就是一件苦差事,枯燥无味,烦闷无比。她不明白,书有很多种,闲书杂书经典书,文学哲学心理学等等。
说起我妈,她绝对是人生中对我影响最大的一个人。
出生于60年代的农村,她在家里排行第七,五个哥哥,一个姐。原本家里的最小,应该吃苦最少。但事实恰恰相反。外婆懒散,家务活农活儿都不勤快。五个舅舅各自投机耍滑少干活,姨妈很早就嫁到外地,妈妈经常放学回来,还要洗全家的衣服,做一大家子的饭。不上学的时候,就去地里干活。这样的环境,造就了妈妈勤劳肯干能吃苦,又性急要强的性格。听妈妈说,有一次上学路上,她和一个同伴逃学去玩,因为觉得上学太辛苦了,别人家的孩子放学回来就可以直接吃饭写作业,轻轻松松。后来,妈妈小学没毕业就辍学了,正式开始忙活家里的里里外外。
记得在我小时候,机械化尚未普及。那时的农活儿全靠人工,麦子成熟的季节,天还没亮,爸妈就拿上镰刀去地里割麦子。中午,匆匆回来吃顿饭。晚上,天很黑了才从地里回来。玉米成熟的季节,也是这样披星戴月,早出晚归。陶渊明用“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来表达田园生活的惬意,但是在我看来,这种早出晚归的劳作却充满生活的艰辛。
后来,村里兴起了外出打工的浪潮。这些年,妈妈去了不少地方,干各种各样的活儿,澄海的玩具厂,武汉的镀锌作坊,信阳采茶,新疆摘棉花。待在家里的日子,也基本没闲着,忙完自家的农活儿,就出去做各种各样的零工,夏季插秧,秋季掰玉米,冬季种香菇等等。无论这些东奔西走的日子有多苦多累,妈妈都很少抱怨。她坚强独立,勤俭持家,从不怕吃苦。记得有一年干旱,很久都不下雨,玉米苗儿长不出来。村里很多人都放弃了,眼看着秋季就要绝收,妈妈硬是用扁担,一担一担从池塘里挑水把就近的一亩地给灌溉了。那一幕让我深刻体会到什么是“事在人为”。
妈妈的一言一行,点点滴滴,无不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这影响中,有正面的,如能吃苦、坚强、积极上进、待人真诚,也有负面的,如自卑、不敢活在当下。
1.自卑
小时候,妈妈总拿我和别人家的孩子做比较,确切地所,总拿我的短处和别家孩子的长处做比较。比如:
不会做饭。“你看隔壁家的XX,比你小几岁,可以独自做一大桌的菜,荤的素的,要啥有啥。”
不会干农活。“你看门前那一家的XX,年纪小小,去地里干活,就跟大人一样,有板有眼。”
不会喂猪。那个时候,家里养了一头母猪,爸妈去亲戚家的时候,我就跑去找爷爷来我家帮着喂猪。
不会穿衣打扮。“你看屋后那一家的XX,爸妈出去打工了,人家姑娘把自己收拾的多洋气。你看看你自己,土里土气的。”
不会打架。小时候,和村里的其他孩子闹矛盾,脸上被抓破了。被正在厨房做饭的妈妈看见了,骂我笨,为什么不抓破对方的脸。直到今天,我都记得被指责的那一幕。
不会说话。“你看你大伯家的XX,嘴巴多甜,见到亲戚长辈就主动开口叫。你呢,嘴巴紧得跟个小哑巴似的。”
每次学期结束,拿回家里的奖状都被妈妈当废纸,用来燃火做饭了。
渐渐地,即使妈妈不拿我和别人比,我也会下意识地与比我优秀的人进行比较。
大学时期,总是很羡慕各种能干的同学们,在学生会主席竞选中侃侃而谈,在创业比赛中激情四射,在兼职实习中有声有色,在文艺节目中能歌善舞......看看自己,怎么看都是一普通的路人甲,没有任何吸引别人的地方。
参加工作以后,经常能听到妈妈说,村里谁家的孩子每个月工资高,谁家的孩子嫁得好,谁家的孩子买房买车很气派......
永远在比较,永远是别人家的孩子优秀,永远赶不上别人。好特么累!
无休止的比较,让我的内心深处充满焦虑和自我否定。好特么苦!
我总是忍不住责备自己不如别人,责备自己笨、责备自己无能。每次想要用尽全力去追求什么的时候,内心总是会冒出一个强大的反对声音“你不行”;每当生活工作中出现差错的时候,即使很小的差错也会忍不住全盘否定自己。无论何时何地,总会默默地把自己的短处和别人的长处做比较。
很长一段时间,我都活在深深的纠结矛盾里,一方面非常渴望做真实自在的自己,另一方面又逼自己向着妈妈所期望的方向而努力。两股力量在内心撕扯,碰撞,抗衡,感觉就像精神分裂一般痛苦。妈妈的那些指责,就像一堵看不见的墙,禁锢我前行。
2.不敢活在当下
初中时期,妈妈常说,好好学习,加把劲,考上高中就好了。
高中时期,妈妈常说,再辛苦三年,考上大学就好了。
大学时期,妈妈常说,毕业以后能独立养活自己就好了。
毕业以后,妈妈常说,什么时候结婚生子就好了。
一路被催赶被欺骗的成长过程,一点儿都不开心。总是把眼前的生活当作糟糕的,总是想着以后会更好。总是活在对未来的期盼中,总是忽视每一个当下。
20多岁的年纪,心里却沉重得像40多岁。不敢肆意挥洒青春,不敢轻松度过每一天,因为担心“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90年的我,有时候觉得自己心里住着一个60后。
将自身的种种矛盾,都归咎于妈妈,有用吗?武志红在《心灵的7个寓言》里说,“怪罪父母,渴望改变父母,都是没有认识到真正的问题在哪儿。要想得救,必须把焦点放在自己身上。”
现在,当我认真回顾这些童年时期的责备,我忽然意识到它们大多是不合理的。当时的我只是一个孩子,一个普普通通的孩子,没有过人的天赋,没有三头六臂,没有七窍玲珑心,她不是机器人不是超人,怎么可能面面俱到什么都会。更何况,妈妈在责备我之前,很少教导过我应该怎么做。这一点意外发现,对现在的我来说,至关重要。没有谁天生就什么都会,通过后天学习。凡是面临自己陌生或者不擅长的事物时,我会提醒自己,先积极去尝试、去学习,而不是以一句“我不会”就放弃生命的种种可能。
人生匆匆数十年,每个阶段都有相应的快乐和烦恼,应该学会珍惜各个阶段的美好,让每一段岁月都不被虚度。
写下这些文字
,都是为了帮助我看清自己的内心,明白自己的自卑到底是怎么一步步形成的,进而甩掉这些心理包袱,超越自卑,突破自我,正如成甲那本书的名字《拆掉思维里的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