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事刷朋友圈,看到大学时代的闺蜜西写了一篇新文章。西是那种女人好命的代表,大学毕业进入国际知名媒体工作,留学回来转行金融业,嫁得一个好夫婿。
我对西是羡慕甚至崇拜的。因为我觉得她努力。我羡慕她可以不间断地坚持跑步学英语写作,而我,永远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懒癌患者。换而言之,她值得拥有今日的幸福优雅,我活该在一成不变的生活一事无成。
所以,她每有新文章写出来,我一定搬好小板凳前排坐好。这篇文章的题目是《什么时候都是自己的生命最重要》,朋友圈的评论提及了一个协警不会游泳救人溺亡的事。还特地指出,她的文章不同于“官方意识形态”。这标题和上帝视角让人隐隐不太舒服。出于对女神的敬仰,我还是耐着性子看完了,文章并没有什么新鲜的观点,无非两点,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儿,自己的生命永远比别人的重要。
第一点我是认同的,没有金刚钻就别揽瓷器活,这是最基本的理性判断。但是这个理儿用在协警救人这个事情上并不适用。协警面对的不是生意,不是机器,他面对的是一个马上就消失的生命。那一秒,他做出的选择并不一定和职业有关,只是一个生命在另一个生命垂死挣扎时最本能的回应。这种选择,纯属人性,而非“官方意识形态”。
我和西西留言说,这题目有点偏激,她说,我不赞同为了救别人的生命让自己的生命冒险。好,按照这个逻辑,消防员冲进火场救人不应赞同,警察卧底毒巢不应赞同,军人用血肉之躯堵住决口的大堤也不应赞同。而那些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英烈更该拖出来大打三百大板,因为大多出身富贵的他们为了素不相识的穷人不仅搭进去了自己的命,还经常搭进去全家老小几十口的命。
我实在忍不住怼她,如果你在火场危在旦夕,你希望消防队员冲进来救你吗?她没有回应。我想,她肯定明白,如果每个人都如她崇尚的那样,无比爱惜自己的生命,试问那么多命悬一线的时刻,谁挺身而出,谁来守护?
一个警察告诉我,当他明知解救人质是在以身犯险,他依然义无反顾。因为他知道,如果因爱护自己的生命而退缩,实质上精神已死。记得有一年,我带学生在外实践,遭遇山体滑坡,当时我脑子里唯一的念头就是学生一定不能有事,根本顾及不到其他。
西说,她会告诉孩子,工作永远没有生命重要,宁可当逃兵,不要工资,也要保证自己生命安全。只是不知道,在她和家人遭遇险境时,会不会不去麻烦以奉献和牺牲为天职的人们?
谁不知道生命可贵?只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永远不会明白,生命不仅有长度,还有宽度和高度。
有的人,用资本看待生命,在乎盈利。
有的人,用经历看待生命,在乎圆满。
为逝去的协警祈福。你让我们同时见证到了生命的脆弱与伟大。同时,也希望“资本”论者少一点,我们这个社会,为他人奉献者不是太多,而恰恰是太少,弥足珍贵,不褒奖不足以暖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