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长眼中永远有两个雷打不动的推理公式:
成绩好→上好大学→好工作→好前途
成绩差→上差大学(或考不上大学)→差工作(或失业)→没前途
孩子的焦虑 如何缓解
孩子的焦虑,不只成绩
00:07:38
点击音频,收听本文全部内容
今天作业做完了吗?
才考这么点分?
这次月考排名出来了吗?
……
在成绩上,家长们总是显得很强势,但在孩子们眼中,最让他们感到自豪和满足的并不是成绩,而是能否在集体中实现自己的价值。
一项针对北京、上海、广州等地20多所中小学校的问卷调查显示,25.52%的孩子希望被评价为“人品好,值得信任”;22.54%的孩子希望获得“积极热情,热心为大家服务,有公益精神”的评价。相比之下,只有11.21%的孩子希望成为“学习能力强,让人仰望的学霸”。
相比于培养出一个学习机器,更可怕的是让孩子成为一个不懂爱和生活的人。
你的关注点偏离轨道了吗?
当你为刚上一年级的孩子背不出九九乘法表、接不了“锄禾日当午”的下一句而大发雷霆的时候,有真正问过他们今天在学校有没有交到好朋友、觉得小学和幼儿园的生活有什么不同、最喜欢听什么课吗?据调查,70%的小学生明确表示自己有烦恼,而超过半数的烦恼并不来自于学习。
繆可的女儿乖巧能干,老师很是信任。有天老师叫她去保健室拿健康名册,她把保健室误解为“宝剑室”,翻天覆地地找挂满宝剑的房间,因为这事被同学嘲笑为“大笨蛋”。繆可没有像旁人一样责怪女儿不认路,蠢呆萌,而是在日常小事中帮她一点点拾回自信。比如今天解锁了魔方,明天唱了一首好听的歌。一段时间后,大家忘了这件事,女儿也恢复了自信。
孩子从幼儿园踏入小学门槛的不安,对交友的恐慌;
到跨进初中校园青春期的门槛,曲折蜿蜒的叛逆与彷徨心路;
再到有一天,孩子怀着忐忑和期望,进入为未来奋斗的高中大门,却因为理想不被接纳和认可而感到无助与遥遥无期…
当有天我们头脑里一幕幕地闪现孩子成长中一个个喜怒哀乐的“经典”时刻时,我们会问自己,是否真的缺席他们除了学习之外的这些成长的经过?
比成绩更重要的是成长
云层之上有一个梦幻乐园,充满孩子们的奇思妙想,有的小孩想成为拯救世界的超人,有的想成为遨游太空的宇航员,有的想做一名兢兢业业的老师…而这些小小的梦想都离不开父母的细心呵护。
小安对孩子课余写的每篇小说都给予夸赞并与他谈论读后感,让小小的文学梦想在孩子心中生根发芽,成为他成长的伙伴。但也有很多父母用“整天异想天开!”、“想这些没用的还不如好好学习”…这简单几句话,扼杀了无数个未来的梦想家,逼得孩子们把梦想小心翼翼地藏着,战战兢兢的讨好着,同时也失去了面对挫折的勇气。
央视纪录片《镜子》里的家明,16岁,准备上高一,梦想做一名流浪歌手。父亲是私企管理人员,大学本科,白手起家,希望把人生信条传递给孩子。当家明提出要当流浪歌手、背包客,爸爸坚持要纠正过来——“学习是唯一的出路”,对家明的“自由”嗤之以鼻。16岁的家明在镜头前发表长达三分钟流泪宣言“再怎么折腾,他们也觉得我是个幼稚的人,不会给我信任。”
孩子如果失去了梦想,怎么会对生活保持激情和热爱呢?哪怕孩子的天赋在别人眼中就像饮料中的气泡般飘渺,我们也需要成为他们梦想的守护者,这样孩子才能在今后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对待困难,对生活抱以微笑。就像《当幸福来敲门》里那句经典台词一样:“如果你有梦想,就要去捍卫它。”
台湾婚姻与亲子专家冯志梅讲过一个故事,儿子高中时迷上了热舞,在她和先生心里,第一反应就是热舞不太好,不仅会占用孩子准备高考的时间,也不被普通大众所欣赏。可是他们放下了自己心中的感受,也不为别人知道自己孩子喜欢热舞而觉得羞愧,接纳孩子的爱好,甚至主动和孩子一起观看学校的热舞表演。儿子并没有因为曾经喜欢热舞就变成一个叛逆少年,反而因为父母的接纳在任何事上都愿意寻求父母的意见。
到现在,儿子已经结婚生子了,仍尊重父母,也尊重他人。因为他们当初选择为了孩子的益处而不是自己的感受。
让孩子觉得被爱和被接纳,让孩子看到事物美好的一面,养成愿意倾听和站在他人角度上看待问题的习惯,视野也因此更加开阔。
孩子的心如明镜一般透明,我们如何对待孩子,注重孩子的哪些方面,他们都能感受到,我们需要真的站在孩子的角度,而不是为了自己所谓的面子、未完成的梦想一心扑在硬邦邦的分数上给孩子下定义。
不再为自己,真心为孩子,才能在管教过程中抹灭孩子成长的焦虑和不安,充满忍耐与盼望,满有喜乐与平安。也能让孩子成为他该有的样子,成为他自己和父母都喜欢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