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话比较阅读教学之《去年的树》vs《那一定会很好》

第三单元主题为“童话王国”。其中第八课精读课文《去年的树》和第九课略读课文《那一定会很好》在写作体裁和风格上有很多相似点,因此我在教学安排时将两节课放在一起进行了比较阅读教学。

图片发自简书App

        我针对两课的主题内容分别设计了表格和课堂练笔。《去年的树》是日本作家新美南吉的一篇童话,采用白描的写作手法,全文不带任何主观色彩的形容词汇另三年级的孩子初读起来感觉生涩单调。但是明白作者这样设计的写作目的却是为了让读者有更多的想象空间这一点着实不易,为此我针对课设计了三处随堂练笔(如下图)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而《那一定会很好》我设计的表格如下图

图片发自简书App

随堂练笔是“让孩子乘着想像的翅膀,自主创作,想想主人公第五次,第六次分别变成了什么”,孩子们文思泉涌,分别创作出:桌子,木头机器人,独木舟,工艺品,小木筏等家具,玩具,交通工具。

但是在写作的过程中我发现有的孩子把木地板再次变成了一棵大树,因此我相机指出再进行童话创作中要做到“出乎意料,情理之中”。想像必须合乎情理。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在归纳二者的异同点是,孩子们提供给我除预设之外的更多结果(如下图)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通过这次童话体裁的比较阅读,不仅提高了孩子们的阅读兴趣,也提升了孩子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另外,我发现把较为细碎的小主题随堂练笔融入到课堂中能够成为提升三年级孩子们写作针对性的有效助推器。

图片发自简书App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11.只要有心改变自己,就非常有可能改变。哪怕明天就要死,现在改变也不晚。 12.一个人的性格在十岁左右,就会靠自...
    孙伟爱学习阅读 2,905评论 0 0
  • 习惯了一个人在街上走路,习惯了一个人在食堂独处,习惯了一个人的孤独,习惯了一个人的世界,可能是命运在折磨着我吧,让...
    格林翼烽阅读 1,300评论 0 0
  • 因为老友的推荐而进入简书,第一篇文章一定是送给他的。写什么呢?我能想到的第一个词是幸福,第二个是美好。 什么是幸福...
    格蕾丝婆婆阅读 1,098评论 0 2
  • 亲爱的伍尔夫,时隔三年我又重读了《达洛维夫人》,没有以前那么悲伤了。那是我第一次读意识流小说,有一种由墙上的一小块...
    whiteoutfour阅读 1,709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