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在一块听听网听了一本书,名字是《定价:不完美的科学》,此书是中信书院提供的语音版。讲书人表达流利,为我们娓娓道来商品定价的秘密,以故事及研究案例为主,分析贴切有说服力。让人从中学到了不少定价知识。推荐大家阅读一下我的听课笔记,废话不多说,写一下3点感受。
第一:定价在业界已经不是秘密
定价会议每年都在举行,且参加会议的学者和经济学家来自世界各地,他们并没有国籍之分,可以坦诚相见,能热烈地讨论正在研究的课题。例如:有人在研究麦当劳的定价规则,且提出了一个观点,重新安排菜单上的价格位置,可以让消费者更快的下单。它的原理是因为人在处理数字时,一般会用到左脑,而价格如果在左边,更容易被人眼所捕捉到,可以让大脑处理的更快。但是经过研究,其实人眼的扫视速度很快,价格放在左边还是右边差异其实并不大,因此这样的研究投资回报率并不高。
第二:价格圆润化更符合定价规则
伴随着网络经济时代的到来,人们购买需求日渐增大,定价技术逐渐成为一种科学,同时从有商品交易以来,定价就一直是一个困扰人类的问题。因此涌现出了大量关于定价的书籍,《定价:不完美的科学》这门课,讲述了现在商品定价的现状,就是有生命的商品价值正常情况下应该高于无生命的商品价值。也就是说一且能够延续人类生命的商品定价应该远远高于其他商品,但是人类更乐于研究无生命的商品价值。比如说手机、电脑、手游,这些无生命的商品每天都充斥着我们的生活,这类商品在更新时往往会引来网友热议。
因此,我们研究定价时,价值其实并不等于价格,这个道理大家应该从小就知道,但是《定价:不完美的科学》这门课,由浅至深的总结了这其中的观点,其主要原因是价格更为主观,消费者永远不会考虑价格背后的价值,价值再高如果不能满足消费者需求,在消费者的眼中它就是一文不值。但是价值却能够影响价格,新产品在定价时一定会从客户、成本、沟通、便捷这四个方面做衡量,商品的价格既需要吸引眼球,又要让利益最大化。
人们的大脑在处理数字时,希望越简单越好,这也就是《定价:不完美科学》中所提到的契合数字感。举个例子:我们买东西时,大家都不愿意找零,尤其是分和角,真的很恼人。于是现在超市基本上不会有分这个单位。而硬币实在不方便保存,随着网络支付的兴起,又为定价解决了角的问题。最合理的定价原则是以5或者10为单位,这样更便于记忆,也能够让价格更为圆润。
第三:定价的目是让人冲动消费
数字9是个有魔力的数字,各大商家在促销时都很喜欢它,因为一看到9这个数字就会让人产生它不贵的联想。例如:19.9元的一门《知识管理》系列课会有很多小伙伴购买,因为它显得便宜。如果标价20元,它就会被人们归类为20几块钱的课程,而19.9元会被人们归类为10几块钱的课程。这其中有着什么底层逻辑呢?
《定价:不完美的科学》中说人脑活动分为两种处理模式:一种是初级处理,人类遇到一个问题时一般不能阻止自己联想,一看到19.9元的商品就会产生上面的这种不合乎逻辑的联想,而且一级处理一直会处于活跃状态;第二种模式是二级处理模式,这种方式更为谨慎,通过处理最终会形成概念化,它体现了人们的价值观,这种模式迫使人们更深层次的思考问题,避免了冲动消费。
定价的最终目的就是让消费者的大脑活动始终处于初级处理,从而产生冲动消费。商家不希望消费者运用二级处理,发现商品定价背后的秘密。
一块听听的《定价:不完美的科学》已经更新了7集,今天我听的是第1集《商品定价的秘密》,时间20分钟,这门课内容有趣,入情入理,属于常识性干货类课程。道理讲解地深入浅出,听过之后能够对定价背后的秘密有一个更深层次的了解。非常棒的一门课,推荐大家有空可以听一听,附上我的听课思维导图,扫描二维码可以和我一起听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