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人才”更好地促进海南自贸港建设

习近平主席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强调讲话中曾说过,在百年奋斗历程中,我们党始终重视培养人才、团结人才、引领人才、成就人才,团结和支持各方面人才为党和人民事业建功立业。人才是发展力创新的源泉,我们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创新是第一动力,人才是第一能源,只有保障“人才能源”不断,创新力才能源源不绝。结合海南自贸港建设情况,为了能让海南自贸港发展稳步有序,需要全面深化改革内在潜力,人才建设作为潜力之一则尤为重要。

政府、高校与企业,形成“政校企”三点合一共同发力,全面打造人才孵化基地。“人才孵化”是深化人才发展改革机制的重要内容,注重人才培养是人才孵化基地的基础。鼓励重点高校将孵化器“带回”校园,将“产学研”结合起来,发展创新实践平台,以真实项目驱动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培养。科技技术转化为成果,对人才进行项目引导、技能培训、法律援助与政策咨询等个性化、专业化、标准化服务,有针对性地营造“专一群体+全面服务+精准孵化”的创新创业型孵化平台,挖掘创新创业人才需求,并辅助各类人才扎根创新,着重引进新一代的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深度孵化、高效产出。

以产业集聚人才,着力改善营商环境,提升产业吸引力。海南不同于其他省,我们有着保卫国家绿水青山和蓝天的责任,同时也要提高我们内部竞争力,也就是除旅游业、服务业等,我们还需要大力推动新兴产业和高新企业的发展,通过减税减轻企业负担、开展各企业业务交流会增强企业之间联系、以租凭的形式给企业提供员工宿舍切实解决企业一系列“难”的问题。以目前省内产业园区为中心,向四周辐射,以中小企业围绕中心产业园来发展,多功能发展海南高新技术产业园,着力打造园区内创业服务中心、金融、商住等公共配套设施项目建设,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形成以园区为中心、周边镇(街道)为节点、各个中心村有机结合的规模适度、功能合理、配套完善的城镇化产业发展区。

满足人才物质需求与精神需求。满足基本生活保障、培养归属感、建立起优越感和认同感、保障人才全面发展和充分发挥潜能优势。企业和用人单位提供合理的薪资,这是生活使然也是必然,合理的薪资不仅是满足生活条件,更是为了提升人才主观满意度。满足安全、健康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不仅仅是围绕园区内高材生,更应该注重其他优秀有能力的人才。

关注培养本地化人才。关注从海南走出去的本地化人才也要关注从外省返乡建设的人才,因为本地化人才的突出优势就是一旦返乡就业便相对稳定,尤其随着个人成家立业,跳槽到其他城市的概率会更低。所以,应加大本地人才培养力度,放宽本地人才返流政策,拓宽渠道开展人才培养和搜寻招募工作,把这些人才吸引回来。为城市培养自己本土化的人才,才能将人才的力量发挥到极致。

相信未来海南将以先行示范区的担当和标准,探索更具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发展体制机制,面向世界培养和汇聚国家战略人才力量,为国家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作出贡献。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