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过一个星期就是圣诞假期了,日程本上满满的旅行计划,蓄势待发。
越是临近旅行出发的日子,内心越是抗拒。
这个阶段,我时常会冒出些奇怪的念头:旅行总结起来就是八个字,舟车劳顿;赏马观花。看过,拍过,赞谈过,然后急匆匆的赶往下一个预定的景点。要说感受,那就是亲眼所见的,身处其中的感觉确实和画里不一样。难道仅仅为了这一点,就要放弃假期的赖床,晌午的阳光,下午茶和电视剧,把一半的时间都消耗在路上吗?
起初,这些念头还只是小石子一样,在我心里挠痒痒似的,眼看着距离车票上的日期越来越近,这些脏兮兮的小石子越聚越多,成了心头的一块大石头,害得我时常喘不过气。
算了,不去了!
都计划好的事怎么能说不去就不去,再说退票麻烦着呢!
这样的思想斗争是我每天都在经历的事。
直到今晚,我在找书的时候,无意中发现了米兰昆德拉写过的一本书《生活在别处》,女人的直觉暗示我,我想要的答案就在里面。其实,《生活在别处》的原创并不是米兰昆德拉,他是受兰波的启发,后者曾写下这样一句诗:“j’est un autre.”
我不是我,真正的生活缺失了,我要的是改变。
“La vraie vie est absente, il faut changer.”
据说兰波15岁左右,美得让整座城市都不安分,巴黎公社革命的战士们正在大开杀戒,但看见兰波的美色,也是动了春心。少年兰波从街头飘过,他穿着一件白色的法式衬衫,袖口舞动,眼窝荡漾,鼻梁抒情,美得不可方物。
杀手们在兰波面前,丢了枪炮,但占据了兰波的处男身体。这是一个标志性事件,兰波从此讨厌巴黎,接着又和魏尔伦私奔到伦敦。但爱情不能满足兰波,魏尔伦的背叛让他绝望,他选择一边写诗,一边在欧洲徒步旅行。然后又突然加入荷兰军队,仅仅为了能够随军去到印度尼西亚的爪哇岛,说的是多年以前,兰波早就被这个传说中的太平洋小岛深深吸引。
旅行,或者说生活在别处,到底有多么大的吸引力,让兰波一生都在“别处”疗伤。
当然,我没有兰波的传奇人生经历,但通过短短五个字让我终于想通了为什么既然觉得旅行是一件麻烦头疼的事,却依然义无反顾的去做。
这份巨大神秘的吸引力,来自内心,是灵魂的行走。
这种在路上的生活方式,是一个生命在路上不断展开的过程。
旅行的途中,我真的只是看一眼,赞叹一句,仅此而已吗?
仔细回顾走过的路,看过的风景,我发现至今仍然清晰印在我心里的是那些风景背后我当时的思考。在巴黎的时候,我跑去荣军院看灯光展,碰到一位优雅的老妇人,我们一起聊了很久,她说了很多很多二战的故事,那些流血的日子,和此时此刻,我们纪念的意义,我听得入神,我还能回忆起老人被风吹起的银丝,白色的风衣,还有胸前的纪念徽章,甚至还记得她说过孙女在上海读过两年书。那一晚变得有意义。
在布雷斯特,清晨,我在海燕的吵闹声中行来,夜里凶狠的风此刻平静下来,眺望窗外的远方,那份记忆此生不换:澄蓝的天空下,平缓的山丘像一条条白色的彩带,上面排列着整齐的白色小房子,远处是海,白云大海间是自由翱翔的海燕。那一刻,我体会到的是从未有过的放松和舒展。
我的灵魂就是在一次又一次的延展中,越来越接近生命本真的意义。当然,我还不能体会出多少,至少这些体验,让我悟出了第一个本真:热爱生活。
旅行的越是多,越是对生活饱含热泪。我将旅行过程中思想的碰撞,与自然的交融带回到生活中,那些诗一样的日子就像冬日的柴火,足以融化那些不顺心的冰冷;就像白开水里的一颗糖,刺激你已经麻木的味觉;就像一针强心剂,在绝望的时刻,也有让你微笑面对的力量。
生命的最优形态,是灵魂。
当你老了,皮肉松弛,目光枯槁,行动迟缓,你会突然意识到,你的内心深处依然奔涌着热情与梦想,开始用灵魂打量这个世界,你的好奇心,你的欢腾的能力,和你儿童时代一模一样。
可能就是因为兰波很早就知道这个道理,所以他选择了提前上路,去别处,去那些陌生的地方。
生活在别处,把日子过成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