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工作以后,经常会感觉到会有一些知识上的欠缺,因此,总是想要能够进行一些积累,但是很多时候发现,感觉事情做了一半之后就不了了之了。今天就在思考,如何能养成一个好的习惯,让一件事可以持续不断的做下去,毕竟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来做一件事情,肯定不会有一个较好的成长。
首先来想一下我们在自己的生活中,从小到大已经养成了很多习惯,比如每天刷牙这件事情已经成为了你自己生活的一个必须的习惯。那这个习惯是怎么养成的呢?很多人可能都是在小的时候,借助父母不断的诱导鼓励养成这个习惯的:每天只要起床父母就会叫孩子去刷牙。然后在当天刷完牙之后,父母会对孩子进行一些语言上的鼓励,时间长了孩子自然就会养成起床刷牙的习惯。
进而推广一下,对于一个成年人,脱离了父母每天鼓励式的帮助你养成习惯,如何能够做到自驱动式的来养成一个习惯呢?类比一下小时候刷牙的情况。
首先刷牙是每天早晨你起来的时候,家长就会叮嘱你去做这件事情。它其实有一个触发的过程,就是家长的这个通知就相当于是一个提示,让你去做这件事情,那么你的时间长了,在你的脑中就会形成一个条件反射,就会知道每天早晨起来就是应该刷牙。以后每当遇到有类似的场景,你肯定都会形成这种自然而然的就去做这件事情。那么对于一个人习惯的养成,是否也应该有这么一个触发点?就比如你想阅读,就可以在10点半的时候给自己定一个闹钟,一到10点半就去强迫自己去阅读,可能最开始这是一个比较痛苦的过程,也会被一些事情阻碍,但是尽最大可能强迫自己按时去做这件事情,时间久了自然而然的形成了条件反射。
再进而想一想,为什么形成了条件反射,有的时候人们还是会不由自主的懈怠,而把一些好的习惯丢弃掉呢?这里其实就像刚才也提到的,在你学习刷牙的时候,父母会对你进行夸奖,或者是因为小的时候没有好好刷牙长了蛀牙非常疼,慢慢的后面也就开始仔细刷牙。这就说明习惯的养成还是需要有一个驱动的东西,或者是夸奖、或者是为了避免疼痛,换言之就是获取收益或者避免损失,这两种东西才能更好的驱动你持续的去做一件事情。就像我们现在看到很多朋友圈有人晒养成习惯打卡的状态,其实这就是一个激励的过程,因为通过你在每天进行学习完成之后打卡分享到朋友圈,一方面能够表现出自己的勤奋好学,在朋友圈中会有一种心理上的“优越感”或者满足感,另一方面,如果你没有持续打卡,可能会在内心感觉受到别人的鄙视,会不会别人又会觉得我这个人做事情又半途而废了?所以收益或者避免损失这两种情况——相当于一种广义上的利益驱动——才会让你更有可能来坚持做某件事情,毕竟无利不起早。因此,如果你想要养成一个好的习惯,也应该给自己设立一种激励的机制。假如你想在30天内阅读完一本书,你就可以想一想在阅读完30本书之后,你想给自己一个什么奖励,比如想去吃一顿自己心仪已久的大餐。你可以设置一个大餐“基金”,每天阅读完之后,往这个基金里存上一定数额的钱,当你第30天真正的完成它的时候,你就可以取出这笔钱去享受属于你的美食,就是用这种不断的对自己利益激励的方式,让自己能够有持续不断的动力去做这件事情。
从以上两点,给自己设置一个精神上的闹钟,告诉自己在某一个时刻处于某种情境就触发这个行为,并且给自己的习惯设置一个激励让自己真正的有意愿去持续不断的做这件事情,做到这两方面可能对一个人的习惯养成就更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