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国的制造业所面临的困境,专家会从各个方面一一讨论,无论是从教育、专业、民族性格,还是工业基础的水平,基本上都是从一个更高的层面来俯视制造业,从而得出的一些各家之言,但这些文科生给出的结论,通常大家又不太容易直观感受得到。
作为一个在制造业摸爬滚打了将近二十年的老兵,谈一点专家不好讲又比较突出的问题,那就是国外即有品牌对国产品牌的排他性压制。
给大家看一个国内某企业给出的招标邀请函中的一小段。
这还是允许多家选一家的地方,还有特别指定只能用单一进口品牌的地方,液压系统全部用力士乐,阀要用、泵要用、蓄能器也要用,北京华德的嘴力士乐是同一套图纸生产出来的,价格只有力士乐五分之一到七分之一的价格都不考虑。
这个现象大家更容易感受出来了吧!就是无论你做的东西多好、多便宜,反正我就是不考虑,相信大家近几年感受比较深的一点就是,中国走向世界的品牌基本上都是面向消费者方向的终端消费口,或者价值比较高的大型项目,这些东西用户对价格或者性价比比较敏感,而那种利润更高,销售渠道更稳定的大宗配件则一直牢牢地把握在老外的手里,比如高端汽车发动机,我们国内不是没有开发的实力,但就是你做出来,估计也没有汽车设计商敢用,消费者可能也不会买帐。
这种品牌排他性现象很要命的结果就是,国产品牌不但没有办法拿到营销成本最低的大宗采购的订单,同样的产品卖不到同样的价钱,挣不到外资品牌那样丰厚的利润,拿什么来做开发,要么就只能一直跟在别人后面吃土,要么就降低产品质量等级,去做别人不屑于竞争的低端市场,然后就是一堆国产品牌在低端市场杀成一片血海,谁也强大不起来。
当然这是一个比较偏激的例子,通常这样的文件都是出自于国国企,或者是具有国企背景的员工之后,因为这样的招标文件往往都意味着这样两个内涵:
首先就是,一旦出现了问题,可以这样回答领导:“我们买的已经是世界上最好的产品了,有问题不是我的责任,一定是设计不合理或者操作工人没有按规章操作,不是我的责任。”
其次就是,反正企业有得是钱,生产线开起来,分分钟这点成本就回来了,又不是价值几百几千万的设备,何必省这点小钱,万一坏了还得费心思去修理,多麻烦。
还记得在宝钢工作的时候,企业要向国家申报项目,其中有一个重要的指标就是国产化率必须要达到多少,这个指标明显就是专门针对那些只会买高端品牌的洋狗的,大家都是中国制造,给兄弟伙留点活路好不好。
强烈建议国家将这个办法推进到各行各业,对这些只用国际高端品牌的公司征收奢侈品税,再对垄断中国市场的那些高端品牌征收反垄断税,然后把这些钱补贴给国内特定行业的领头羊做研发。
相信只要全国人民抛弃歧视,给国产品牌同等的机会,勤劳勇敢的制造业同行,一定能像高铁一样给世界以惊喜,给国家以荣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