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论语》中有这样一段对话:冉求曰:“非不说子之道,力不足也。”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汝画。”
冉求说:“不是我不喜欢您的学说,是我力量不够。”孔子回答说:“如果真的是力量不够,走到半道会再也走不动了。现在你却没有开步走(就画地自限了)。”
这里孔子批评冉有的是他为自己的退缩在找借口,这个借口乍一听似乎还有点道理,但其实只不过是对自己不思进取的一个开脱。
人们在决定是否做一件事时,往往会有几种考虑:有的人看这件事能不能做成,这是从事情的结果而论断;有的人看这件事该不该做,这是从事情的过程而论断。
很显然,就“求道”这件事而言,冉求是看结果而做决定,而孔子看的则是过程。
其实,从结果而论,事情也可以再细分成四类:
第一类是事前觉得做不成,真正做了也确实是做不成;
第二类是事前觉得做不成,坚持去做结果做成了;
第三类是事前觉得做得成,然后就做成了;
第四类是事前觉得做得成,但做下来发现失败了。
在这里,之所以会从原有的两类而分为四类,就是加入了“真正去做”这个因素。任何事情,不去做是永远处于一个假想的阶段,只有做了,才真正验证了假想的正确与否,“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有时候,人们在做事前打算的时候,往往忽略了一个重要的因素:“坚持”。其实有了坚持,事前的力量分析就有了变数,原有的力量就可能会被放大,我们原来认为做不成的事,可能就会有想不到的结果。形成这种结果的道理,正如“水滴石穿”和“愚公移山”。
回到两千五百年前的这段师徒对答,冉求放弃了这样的机会,孔子却坚持了自己的方向。其实孔子的思想之所以这么多年来对中国产生了如此深远的影响,不仅仅是孔子一个人的力量造成的,而是他带动了由他的弟子开始的一代代儒家思想的传承者不断地努力的结果。
这是一种广义上的坚持,一种薪火相传的坚持,一种更加强大的坚持,只有这种为过程而不懈努力的坚持,才可能汇聚水滴的力量,去震撼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