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上帝所喜悦的人必然幸运
本书的作者是美国的历史上大名鼎鼎的人物本杰明·富兰克林,他可是一位能印在钞票上的老爷子。
话不多说,上百度百科上的截图:
额......没什么印象诶......
再来看看其它国家的纸币上印的人物:
(ps:注释在文末)
世界上各个国家通用的纸币上,大都印刷有人物头像,且几乎都是政治家,或者是国家的缔造者,或者是皇位继承者,或者是某一时期的最高执政者。
从上面的信息可以了解到,本杰明·富兰克林,嗯……多少还是有点牛逼,但这不是我阅读这本书的愿因。
现在我来谈一谈我为什么要看《富兰克林自传》?
看《富兰克林自传》的原因是我的一时冲动,这个冲动来源于我看完了一部电视剧——《鸡毛飞上天》
从这一部电视剧中我猛地感受到了,关于时代和人生的某些东西,我情绪波动,我想看看别人的人生,我就想看看。
在了解富兰克林前,我对富兰克林不怎么感冒;因为从一些文章中我了解他的轶事,抢别人老婆什么的,很好色等。
于是开始的阅读这本书的时候我,我开始的感受是太平淡了,但是之后随着理解加深,也不得不由衷的感叹和尊敬富兰克林。
一千个人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在此我简单的表达一下自己观点,即阅读《富兰克林传》的价值之处在哪?
全书分为正传与续传两部分【3】,正传主要的目的是写给自己的家庭,续传主要面对公众 。
的确在看到富兰克林的的相关资料,让人吃惊和神往。
但是在阅读这一块我更注重的是实用性(即能否在现实中帮助我)。
所以,读完全书后,以我自己标准的判断,《富兰克林传》最有价值的在于两方面,一方面的为人处世,另一方面是自我修养。
贰
接下来我将从这两部方面,阐述这本书的价值
为人处世方面:
关于为人处世方面,富兰克林真的很有一套,我大概总结一下如下:
但是以我现在面对他人都害羞和紧张且不敢表达的内向性格,我是没有资格说为人处世的,还好富兰克林是个好老师。
简单举一个他怎么建议州议会捐款的例子,看看他处理争端的智慧:
起因是在一七五一年,富兰克林的一个好友汤麦斯・庞德医生想要在费城开办一所医院,需要筹集2000英镑,于是他就号召人们捐款,但是不久捐款就越来越少了,富兰克林知道州议会若不加以援助,光靠捐款是不够的。因此他主张申请州议会津贴,但是议会中代表乡村的会员,认为这个医院只对城里人有益,因此应当完全由城里的市民出资来开办。同时他们也怀疑究竟多数市民自己是否赞成这个计划。于是富兰克林开始提议......
“……我请求州议会允许我提出一个议案,按照捐款人的请求把他们组成一个社团并给与津贴若干。州议会允许或提出这一议案主要是因为他们考虑到如果州议会不喜欢它,就可以把它否决掉。我把重要的条款作为一个条件提出,就是说:“兹经本议会决定,当上述捐款人组织起来,选出理事和司库,募集基金若干(年息作为上述医院免费供应清寒病人的伙食、看护、诊治和药剂之用),并向当时的州议会议长提出适当证明时,上述议长当依法签署通知州司库付与上述医院的司库两千镑,分两年付清,每年一次,作为开办修缮和装修之用。”这一条件使得该议案获得通过,因为原先反对拨款的议员现在认为他们可以不费分文地获得慈善家的美名,他们就赞成这议案。以后,在向人募捐时,我们强调该议案中的有条件的诺言,使人更乐于捐助,因为每人的捐款将变成双倍。这样这个附带条件在两方面都起了作用。因此捐款总数不久就超过了规定的必需数目,我们提出要求并获得了政府津贴,这就帮助了我们实现这一计划。不久我们建造了一所适宜而又美观的大楼。”
再来看一个例子:
一七三七年富兰克林再次当选议员,于此同时议会中有个人对他非常反对且充满敌意,于是他想了一个方法……
“……我听说他的藏书中有一本稀有的珍本书,我就写了一张便条给他,表示我很想看那本书,希望他能借给我看几天。他立刻把它寄来了,大约过了一星期我把书送还给他,附了一张便条,热烈地表示我的谢忱。当下一次我们在议会中见面时,他跟我招呼了(他以前从不如此),而且十分殷勤有礼。”
“假如一个人帮了你一次忙,那么以后他会比受过你恩惠的人更乐意帮助你。”
自身修养【4】方面:
在这方面我也做了一个大概的总结如下:
“提高自身修养不仅仅是利他也是利己,它能给自己和他人带来‘好运’。”这是我这本书中明白的道理。
既然如此,我该如何改变我自己?下面是我的思考:
首先要改变思考习惯,一个“坏的”思考方式是绊脚石,不能认为,一个人脾气火爆就永远脾气火爆,我情商低就永远情商低。
对于生活中的某些现象我给自己找的理由是:大概是人们受挫后苦寻无果,无法改变,于是下意识的乃至心安理得的认为“我本就是这样的吧”。
其次是改变我的生活方式;现在的生活方式影响了我的思考,有些东西被潜移默化的植入了脑袋,
我插句题外话,表达我对周围的疑惑:似乎周围每个东西都在日新月异,但究竟是世界呢?还是人呢?
对与我而言就是每天的日常就是三点一线,期间的碎片时间,除了有时与人交流之外,就全都遨游在“互联网的世界”去了。
现在,静下心来思考倒成为一件稀罕的事,这种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使我忽略很多的东西,比如自身修养。
说起来很惭愧自己,小的时候因为父母的原因出去打工,在家庭教育这一块我很缺乏,长大了有心改进,但总是遗忘或是选择性的逃避,也就有意无意的搁置一旁了。
最后是一定要思考,不要被别人的想法所埋没,尤其是现在互联网的时代。所幸还有这个世界还有书,让我还能有寻找答案的地方。
在这本书中作者讲诉了自己的经历还有对其一些经验总结,不仅涉及德行还有态度、性格、文化,所以这就是总结成自我修养的原因。
在这本书中作者富兰克林也讲述自己对一些事物的思考,对于现在的我很多帮助,其中一个是实验思维,在这里我就不多说了。
有关于德行的养成方法,作者在书中有详细介绍,也很简单,我做了一个思维导图如下供大家参考:
最后强调一下为什么要注意自己的德行呢?并引用富兰克林的一句话作为文章结束语:
“若是上苍有灵(整个宇宙和宇宙间的一切都在大声叫喊证明上帝的存在),上帝必然喜悦美好的德行;而上帝所喜悦的人必然幸运。”
感谢你的阅读!文/ 杨夔 2018.2.23
有兴趣的童鞋可以添加个公众号→_→Tom的饼干
注释:
【1】福沢谕吉(ふくざわゆきち,1835年1月10日—1901年2月3日),大阪人。日本近代著名的启蒙思想家、明治时期杰出的教育家、日本著名私立大学庆应义塾大学的创立者。他毕生从事著述和教育活动,形成了富有启蒙意义的教育思想,对传播西方资本主义文明,对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因而被日本称为“日本近代教育之父”、“明治时期教育的伟大功臣”。
【2】伊丽莎白二世(Her Majesty Queen Elizabeth II),现任英国女王,英联邦元首、国会最高首领。伊丽莎白二世于1926年4月21日出生,全称“承上帝洪恩的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及其他领土和属地女王,英联邦元首,国教(圣公会)的捍卫者伊丽莎白二世”。她于1952年2月6日登基,1953年6月2日加冕女王,是英国在位时间最长的君主
【3】修养,指人的综合素质(品德、文化、性格等);养,这里指良好的积累。
【4】全书分为正传与续传,是作者在晚年分四次写成的。第一部分也就是正传的全部,是一七七一年写于英国都怀福德村圣阿萨夫教堂主教家中,写作时间十三天左右。第二部分是一七八四年写于巴黎附近的帕西,费时不过一周。第三部分是一七八八年写于费城,前后写了三个月。第四部分是退休之后,于一七九年初在家里写的,只写了一两天就病倒了,而且一病不起,于四月十七日与世长辞。因此,全书只写到一七五七年;他的更加光辉夺目的后半生没有写出来。
第一部分原是写给他儿子的信,并不打算发表,所以行文中多用“你”字。他的艾贝尔・詹姆士和本杰明・沃恩等几位朋友看了这部分手稿后大为赞赏;他们在给作者的信中说:“它几乎不知不觉地带引青年决心努力成为一个象作者一样善良和优秀的人。比方说,假如您的传记发表出去(我想它一定会发表),带引青年模仿您早年的勤恳和节制,那末这样一部作品对青年们将是多么的有益呀!”富兰克林接受了朋友们的建议,到续写第二部分的时候,他心中已非常明确,此书“是为公众写的”。他改变了写作重点;不象在第一部分那样只与儿子谈家庭和个人的历史,而是与广大青年朋友谈心,要以自己一生的经验教训给后人以启示。所以他完成第三部分的时候,便由他的外孙贝奇誊写了一、二、三部分的两份“抄本”,寄给在法国的朋友本杰明・沃恩和帕西市长韦拉尔德(Veillard)。可是这两份抄本后来都丢失了。
我的摘抄:
“……造成人类幸福的与其说是千载难逢的巨大的幸运,倒不如说是每日发生的细小的方便。所以如果你教会一个贫穷的年轻人自己修面,保养他的剃刀,你对他一生幸福所做的贡献可能比给他一千金币还大。钱可能很快地花光,只留下了用钱不当的懊恨。但是假如教会他自己修面,他就可以避免经常等待理发师修面的麻烦,避免理发师有时候肮脏的手指,令人不快的呼吸和迟钝的剃刀。他可以在最方便的时候修面,每天享受用锋利剃刀修面的快乐。”
“在获得了第一个一百镑以后,再去赚第二个一百镑就容易得多了。”因为金钱本身是繁生的。
“一只空袋子是不容易站得笔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