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是一种信仰,年味在仪式感中沁出。
它看起来虽然繁琐,却充满温情
过年也是最好的教育时机,请带孩子好好过年,让生命充满不一样的记忆。
为什么新年要给孩子仪式感?
什么是仪式感?
仪式感就是使某一天与其他日子不同,使某一个时刻与其他时刻不同。
有没有孩子问:“妈,为什么要过年?妈,你们小时候是怎么过年的?”
在物质匮乏的年代里,举例
我小时候
一年才穿一次新衣服
一年才有一次红包的惊喜
一年一次才看得到杀猪宰羊蒸馒头,做豆腐等等等等的壮观画面……
这些都成为我童年岁月里最美好、最珍贵的回忆。
常常感慨现代的孩子生活在一个幸福的时代里,不愁吃穿,要什么有什么,仿佛天天在过节。
可再仔细想想,年味越来越淡,他们再也体会不到我们当年只有在新春佳节里才有的喜悦和兴奋。
那些仪式感,才是烙浸岁月最深的记忆。
所以给孩子的过年仪式感不能缺。
今天整理了一份清单,建议家长在春节假期里陪孩子做一做,留给孩子一个值得回味的多姿多彩的童年记忆。
01,办年货
新年的氛围,从置办年货开始。不仅能够传递给孩子过年的“仪式感”,更让孩子拥有家庭重要事务的“参与感”,妥妥培养孩子的家庭责任意识,同时增进亲子关系。
02,做卫生
中国有民谚称:“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
家长最忙碌的时候,此时此刻,千万别让孩子做个“闲人”。给他一块抹布擦擦桌柜,或指定一片区域让孩子包干打扫。“扫尘”这个仪式,不仅能让孩子体会到一起劳作的乐趣,同时还能教会孩子整理和收纳,在劳动付出中,更添一份对新年的盼望。
03,贴春联
把这项任务交给孩子吧,家长做帮手,孩子来主导。你会发现,领了任务的孩子,不仅信心满满,在实际操作中,他们更善于思考:
哪里贴春联,哪里贴福字?
哪个是上联,哪个是下联?
福字又要怎么贴……
最好的课堂是生活,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孩子的能力同时也得到了锻炼!
04,做手工
陪孩子亲手做一做应景小手工:小贺卡、小灯笼、小布偶……既能用来装饰,还能陪伴孩子度过美好时光,在他的记忆里,留一笔温暖的橘色。
05,放烟花
不过,家长在带孩子玩耍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安全,既要让孩子感受到过年的浪漫氛围,也要注意人身安全。
06,包饺子
带孩子在家里做一顿年夜饭, 让他们亲手包包饺子,整个动手过程,不仅能够让孩子了解美食制作,动手的成就感,还能让孩子尊重劳动,潜移默化培养下厨意识。
07,给红包
压岁红包,可以说是一个专属于孩子的新春特权。
吃过年夜饭,让孩子拜个年,把红包递给他,你会发现孩子的脸上,是无比的满足与喜悦,让孩子带着满足感在辞旧迎新之夜甜甜睡去。成为孩子过年回忆中最浓墨重彩的一笔。
08.穿新衣,拜年
生活需要仪式感,仪式感能唤起我们对内心自我的尊重。
也让我们更好地、更认真地去过属于我们生命里的每一天。
过年是一种信仰,年味在仪式感中流出。它看起来虽然繁琐,却充满温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