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一些不便道来的原因,这篇十月二日写完的文章,今天才算公开发布啊亲爱的朋友。)
因为一位纯良,一位友人,我昨晚才知晓,原来在纷繁嘈杂的互联网的时代里,在移动客户端终端,在早已习惯了“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的我想要远离眼中红尘一抹而绝意封笔几年,回归办公、回归安神、回归内心自省而向外界再次关闭心门的时候,也有这样的,看似净土的迷惑魅惑。
希望如此,缘深缘浅终会散,花开花落终归尘,但看开看淡,事不关心,关心则乱,诚不欺你我的古人,她们也确实也曾经历过很辛苦的人间岁月啊!犹记得在我上初中一年级的时候,认真学习过的第一篇古文《童趣》,选自明朝文人沈复所作《浮生六记》之《闲情记趣》,他和他的挚爱芸娘在此时还处于青梅竹马,两小无猜的无忧时节,在家乡苏州,姑苏水乡,夏季晚上确实蚊子多啊,但沈复在《童趣》中写到,“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有趣的灵魂,果然,从小到大都是这样啊!
我在上初中二年级时,印象最为深刻的两篇古文是东晋陶潜的《桃花源记》和明初名臣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有一句话,曾让年少的我自那时起,绝意一定要好好学习我的热爱,后来直接影响我高考第一志愿直接选择中文专业,主修汉语言文学,沉浸式地处于文学世界的我,一切人或事,在我全身心地开始阅读,开始含英咀华的时候,他们和她们,一切外在,就如同荒野古刹,夏花秋叶,这样自我调适敏感内心的方式,真的会使得我终身受益匪浅,至少不会向我当年在初中三年级时学习的课文,节选自吴敬梓的讽刺小说《儒林外史》的《范进中举》里的范进一般发疯癫狂,即使后来富贵加身又如何,人之为人,若丢弃本心良善,一心只奉行优胜劣汰的野蛮丛林法则,那么这个“人”为何不真的与虎狼为伍,还在人群中于纯良共行,一言不合就开始大放厥词,甚至黑之而后快。丢掉了纯良性,拾起来恶魔镰刀,那么,这位要么就是堕入无边黑暗,想挣扎却无法自拔;要么就可能真的丢掉了生而为人的自我,即将彻底沦为“人形动物”。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时光飞逝,时过境迁,物是人非,杳杳无音信~但是,我仍然铭记这篇课文里的,第一段文字,纯良依旧,阳光明媚灿烂,一如当年,我们大家一起在上午第二节课间,青春洋溢地坐着,“舞动青春,现在开始,预备,1234,2234,3234……),愿历尽千帆,你我归来,仍是少年。
红日升东方,大道满霞光。
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智则国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奔跑前进吧!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