铺开历史尘封的的卷轴,帝王将相、世外奇人如繁星散落千古天际,功成名就如张良、韩信,世外隐者如嵇康、林逋,青史留名如海瑞、魏征者多不胜数,然而清初的一位奇人却与上述的大人物不同,他生于一个朝代更迭的特殊时期,游戏人间、嬉笑怒骂,是一个与众不同的千古奇葩。
金圣叹生于明末的那一段黑暗时期,并且经历了从明至清的朝代更迭,从小与众不同,不爱看四书五经之类的功利性著作,而偏爱白话文小说,尤为钟爱《水浒传》。他是读书人中的一个异类,将功名视为儿戏,首次参与科举考试便幽了考官一默,以考官出的题目《西子来矣》作文一篇:“开东城也,西子不来,开南城也,西子不来,开西城也,西子来也,西子来矣,吾乃喜见此美人矣。”结果名落孙山,还被取消了好几年的考试资格。再赴考场,他更名再考,认认真真的按八股文格式作了一篇文章,拔得头筹,考中了秀才,自此他不再求取功名,而是浪迹江湖、逍遥快活,成为了世人眼中的狷狂书生。
我觉得金圣叹最大的特点就是他的幽默,走过不寻常的岁月山河,只因他内心那与生俱来的幽默相伴,或者也可以这样认为,他以幽默来麻痹自己,即使世事与自己内心所想不同,但一颗乐观的心总能把一切变得可爱与美好。金圣叹的舅舅钱谦益是明朝重臣,本来与妻子柳如是相约共同为明殉葬,而妻子跳水自尽后,钱谦益却转而降清,而没有自尽的原因竟然是“水太冷”,因此金圣叹在给舅舅贺寿时写下了一幅著名的对联——“一个文官小花脸;三朝元老大奸臣”。
当时吴县新任县令强行征税、鞭打百姓、亏空漕粮的行为引起了苏州士人的愤怒,金圣叹与一百多个士人在孔庙借哀悼顺治帝发泄积怨,并向巡抚递呈状纸,结果天真单纯的士人因为这一行动背后的政治力量的干涉,被官府逮捕,其中名声最大的金圣叹首当其冲,被严刑拷打,并和其他士人共同处死,然而在生命的最后一段日子里,他依然做着那个笑看人间的金圣叹。
在狱中,金圣叹神神秘秘的唤来狱卒,请他帮忙给家里人带封家书,并且嘱咐道千万不要给其他人看到,而狱卒把这封信拿给了知县,知县认为“其中必有谤语”,而打开后上面写了:“字付大儿看,盐菜与黄豆同食,大有胡桃滋味。此法一传,我无遗憾矣。”金圣叹明知道县令会看他的家书,而故意来了这么一手,狠狠地戏弄了知县。
在行刑之前,金圣叹对刀斧手说:“等下你下手利落点,我耳朵里有银票,可以报答你”,刀斧手果然一刀砍下了金圣叹的脑袋,然后从他的耳朵里拿出了两张纸,上面写着“好痛”,就这样,金圣叹开完了人生最后一个玩笑,离开了这个纷繁的世界。
金圣叹游戏人间,看似对世事漫不经心,然而浪子的内心却是丹心一片,他不求功名不是不愿为现世牟利,而是八股文风、官场黑暗使他停留在那阴森的大门前而转身离去,放浪形骸,随性而活。他得到顺治帝的赞扬,感极而泣,向北叩首,写下这么一首诗:
半夜虚传见贾生,同时谁会见长卿。
卧龙只合躬耕死,老骥何由仰枥鸣。
岁晚须毛浑短尽,春朝志气忽峥嵘。
何人窗下无佳作,几个曾经御笔评。
由此可见其实金圣叹并非遗世独立的世外人,而是一个想有所作为而困于世事不顺心意的文人。狂荡只是虚幻的外表,那一片丹心才是赤子热诚的内心,他看不惯那官欺弱民的行径,因此主动站了出来,为民请命,希望这天下真如理想中那般有天理、有公道,希望顺治帝驾崩前所说整顿吏治的圣旨得以施行,可是那些玩弄权术以巩固自身地位的统治者又怎么会真正考虑到底层的万千大众呢?而且顺治帝不过也是一具傀儡罢了,本就身不由己,自顾不暇,朝中各方势力明争暗斗,牢牢控制住朝中大权,他不过就是权力的替身罢了,又如何做到整顿吏治,还天下清平呢?金圣叹等士人空怀热诚,不懂权术,又怎么能做到为民请命呢?因此只是白白葬送了许多有为之士的性命罢了,但是我想金圣叹并未有过后悔,这一生轻狂过,也热诚过,看过残破的大明,看过死板的科举,看过倾心的才女,也看过可悲的百姓,一路笑着到达生命的尽头,以欢愉度日,以热诚渡人,才华傲立世间,胸怀包含寰宇,还有什么遗憾的呢?也许唯一的悲哀就是他面对前来送行的儿子梨儿、莲子(小名)所留下的那一幅对联:“莲(怜)子心中苦,梨(离)儿腹内酸”所传达出的别情。
几百年前的一个有趣的灵魂离开了人间,一颗炽热的赤子之心渐渐冷却,但是每一个潜藏在历史中的人都是星星,都是历史宏伟画卷中的点缀,每一段人生的喜悲都是有趣的故事,都值得我们细细品读,用心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