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际关系学大师卡耐基,小时候有一段时间住在密苏里州的乡间。他的父亲有个喜好,喜欢养一些血统和品质优良的家畜。一次,他父亲豢养的一头优良血统的白牛和几只品种很好的红色大猪,在美国中西部地区的家畜展览会上获得了特等奖,他的父亲因此赢得了特等奖蓝带。
自此以后,每当卡耐基的父亲高兴的时候,他就会把那枚蓝带别在一块白色软布上,放在手里把玩半天,而且只要有人来家中做客,他总要拿出来炫耀一番。
当然,那些真正的获奖者——白牛和红猪,除了大吃一顿丰盛的晚餐,并不在乎什么蓝带。
其实,那些真正的冠军——牛和猪并不在乎那枚蓝带,倒是卡耐基的父亲对它十分珍惜,因为这枚蓝带给他带来了荣耀和别人的称赞声。
由此,卡耐基看到了人性中渴求被别人肯定和尊重,喜欢被人称赞的一面。然而,人性的特点却是,总是喜欢批评别人而讨厌被别人批评;总是喜欢别人的赞美,而忘记赞美别人!
提起赞美,有人马上就会把它与巴结讨好、阿谀奉承画上等号。其实,赞美和阿谀奉承完全是两回事,真诚的赞美是为了协调人际关系,以表达自己对别人的尊重和欣赏,促进了解和增进友谊。
会赞美,善于赞美是一项高级技术,学会下面赞美技巧中的三项。你就是个会赞美的人了。
·赞美要抓住时机
这个是需要眼力见的,恰当的时机和措辞能使赞美更具效力。爱听恭维话是人的天性,虚荣心是人性的弱点。当你听到对方不失时机的吹捧和赞扬时,心中会产生一种莫大的优越感和满足感,觉得自己就是对方口中那样美好的人,自然也就会高高兴兴地听取对方的建议和意见了。
·赞美要恰如其分
每个人都爱听恭维话,你对别人所说的恭维话,若恰如其分,他会很高兴,并对你产生好感。例如,对青年人应赞美他的进取精神和创新思想,对老年人应赞美他的身体健康、生活经验丰富,对于生意人,就要夸对方有远见,有魄力,手腕灵活,生财有道等等。
相反,如果你对别人所说的赞美的话都是一些不切实际的虚话,反而会召来别人对你的反感。如,你夸一个五十岁的女人皮肤水嫩细致,吹弹可破,就会让人看出你的虚情假意,继而对你这个人有了看法。
·旁敲侧击,间接赞美
对于美好的事物,一般都让人情不自禁地直抒胸臆,把自己的赞美之情直接向对方倾吐,这也是日常最常见、最常用的赞美方式。相比之下,间接赞美则更富有技巧性。你可以通过赞美与他有亲密联系的人、事或物,来折射对这个人的赞美之意。比如:为了赞美一位女性,你可以赞扬她的孩子聪明、有出息,或者赞扬她的丈夫能干、会来事,就是所谓的“老公听话,孩子懂事”,这样也可以很好地达到间接赞美她的目的。
间接赞扬一个人还可以不当面对他表达你的称赞和肯定,而是通过另外一个人,你的赞扬传到他的耳朵里。这种赞扬对化解矛盾和误解有很好的效果。
·赞美不可言过其实
过分的赞美对被赞美者有百害而无一益。
王安石的散文故事《伤仲永》讲述了一个叫方仲永的天才少年,因为超凡的诗歌、书法水平而名声在外,常常有远近的人慕名而来向他求取墨宝,对他的夸赞和评价之高,不是一个小孩子应该享有的,结果方仲永及其家人沉浸在这种声望中忽略了继续学习,从而致使成年后的方仲永沦为一个及其平庸的人。一个资质极高的人毁于过分的夸赞。
如果你夸奖时随意把事实夸大,把人家的七分成绩说成十分,把人家本来很朴素的想法拔高到理想化的境界,评价失实,只能产生消极作用。
·赞美要想好恰当的词语
我们在表扬或称赞他人时一定要注意措辞,免的词不达意,导致被赞者极为尴尬,甚至适得其反。我们在列举对方身上的优点或成绩时,不要举那些无足轻重的内容,比如向病人介绍专家时,说他“很随和”或“很亲切”之类跟医术以及能力无关的事。
我们的赞美中也不能暗含对方的缺点。记得大学时一个同学犯错被老师罚写检查,他兴冲冲来找我的室友,见面就说:“你写检查有经验,麻烦指导一下我吧。”室友生气地说:“你是在暗指我犯错多,写的检查多,是吗?”当即被我的室友赶出去。
总之,称赞别人时在用词上要再三斟酌,千万不要胡言乱语。
·赞美需有远见卓识
赞美不仅要符合眼前的实际,而且要高瞻远瞩,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和预见性,提升你赞美的高度,经得起推敲和时间的考验。事情还没有最终完成之前,赞美时一定要谨慎。对事,往往会有功亏一篑的时候,不到最后一刻,都不算最终胜利。对人,自古就有“盖棺定论”一说,不能只顾眼前。所以,赞美必须具有远见卓识。
·巧妙的把赞美变成请教
在我们赞美对方的同时,如果再说些讨教的话,对方一定会特别的开心。比如,你可以按照以下的句子来说:
我很佩服你身材保持得这样好,不知你是怎样锻炼的。
同样都是写中国字,你是怎么练习的,能写出这样好看的字。
赞美是一种技巧,一种智慧,有一种能让大家融洽的力量。予人玫瑰,手指染香,。假如你希望每天都能有愉快的心情的话,请不要吝啬你的赞美之辞,真心地说出别人想听的话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