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说过“死都不能嫁给像爸爸那样男人”的女孩子,她们还好吗?最后都怎么样了,幸福了吗?
先说说我的故事。我也曾是那个当年表示“这辈子绝不嫁一个像爸爸这样的男人,绝不做一个像妈妈这样的女人”的女孩,漫长的青少年时光就是这个坚定的信念支撑着我,磕磕绊绊踉踉跄跄一路走到结婚生子。
这是我2016年的照片,有点不忍卒观。三十多年来,每年夏天,我的腿都是这幅样子。为什么是这个样子,我不知道,反正是磕的,碰的,撞的,摔的,磨的,挠的等等,鬼知道怎么来的,身上经常也是青一块紫一块。丢三落四,大大咧咧,不拘小节,没心没肺的那个人,就是我。
活到三十多岁,我依然还是一个丢了魂的孩子。有时候看见一棵老树,一半枯萎一半抽出新芽,我觉得那是我;有时候做梦,梦见一个人在黑夜里拼命跑,却不知道到哪里去,那是我;有时候在街上看见一个流浪的小狗,漫无目的孤单的找食,我觉得那是我。我看了很多书,考了心理咨询师,参加各种课程,工作坊,想把自己找回来。
我有个朋友,童年坎坷走不出来,婚后老公对她家暴、出轨、抛弃;她跪求,哭泣,尊严丧尽。孩子在这种境况中出生上小学,成绩一塌糊涂,被班里孩子叫“傻子”。当我听见“傻子”这个词的时候,我的心揪了一下。我知道这是一个内心“灰飞烟灭”的孩子,我深深懂得他的状态是怎样的。一个孩子的智力从哪里来?婴儿出生的时候是没有自我的,那他的自我是怎样慢慢形成的?就是在和妈妈的眼神交汇里,他看到了自我;在妈妈的轻柔呼唤中,他感受到了自我;在和妈妈的互动中,他感应到了自我。他的哭他的笑他的每一个感受在妈妈一遍一遍的确认、回应下,自我慢慢的建立形成。如果妈妈没有能力或者没有意愿看见孩子呼应孩子,孩子的自我就不会完整。在婴儿时期如果自我建立的不够完整,到了幼儿时期,父母指责、打骂孩子,孩子的感受一次又一次被否认被羞辱,那孩子建立的一点自我将更加破碎。一个内心破碎茫然无助的孩子,和那些深深被父母爱着,心里稳稳有个定海神针的孩子相比,可不就像个“傻子”吗?
可是,又有多少父母懂得这一点呢?他们好像觉得孩子身体长大了,就理所当然和别的孩子一模一样,甚至要更优秀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点亮安慰自己灰暗惨淡的人生,如果孩子做不到就更加愤怒的指责孩子。
后来和老公聊天,我说:“我曾经发誓绝不嫁一个像爸爸这样的男人,绝不做一个像妈妈这样的女人。”
老公说:“你做到了!”
我说:“嗯?”
他说:“你没有嫁一个爸爸一样的男人。”
我点头称是。
他说:“你也不是像你妈一样的女人。”
我点头称是。可是我为什么那么痛苦呢?
老公说:“因为你成了一个像你爸爸一样的女人!”
哄堂大笑。的确如此。
事实是,这一点都不好笑,我们都知道它不好笑。
在我们的心理疗愈课程上,会有这样一个演示:请所有学员闭上眼睛,不要去想一只小白兔。决不能想一只小白兔!你猜大家能做到吗?
没有人做得到!因为你的周围你的身边都是这些内容,那你脑子里就是这些东西,你加一万个“不”字都没有用的。
这就是原生家庭!你时时处处就在他的里面,你加上再多的不字,模仿的还是那些东西!或者以更扭曲的方式出现。
在萨提亚的家族动力系统排列里,有个女孩也是这样的。她爸爸对内指责、控制对外不担当,她恨死了爸爸,发誓绝不嫁给像爸爸的男人。嫁人以后老公但凡出现一点点像爸爸的地方哪怕出现一个苗头她就暴怒不已,指责对方。面对她的疯狂指责她老公渐渐选择了不担当。而她自己变得像爸爸一样控制指责。
你有木发现,年龄越大,我们的个性就越来越像父母了?你有没有发现,年龄越大,我们的婚姻模式和父母的婚姻模式越来越像了呢?家族模式就是以这样的方式代代相传。他们生的病是相似的,他们人生掉的坑也是相似的,他们的命运也是也是惊人的相似。孩子就是以这样的方式忠诚于父母,不管你愿不愿意。
那些童年我们缺失的心理营养,也会在我们成年后牵引着我们,穷尽一生的时间去寻找,去找我们潜意识想要的爸爸,妈妈,并投射到成年的亲密关系里面,活在追寻,期望,痛苦,绝望的轮回里。
我和老公讲这个女孩的故事。
我说:“她做到了,没有嫁一个像爸爸的男人。但她成为了像爸爸的那个人。”
老公说:“有区别吗?会好一点吗?”
我说:“如果嫁一个像爸爸的男人,她还有机会离婚。但是成为一个像爸爸的人,那就只能自杀啦!”
我俩一起大笑。
其实真的一点都不好笑。也不好玩。
万般带不走,只有业随身。家族的业力顽强的以暗能量的方式控制家族命运,每个人深陷其中,这个在家族动力系统排列中可以被显化的淋漓尽致。
然而,愿力大于业力。如果,你愿意。
那些豪门,娶媳妇的时候研调查女孩子的家族八代,我曾经觉得矫情,其实一点都不。一个女人决定一个家族三代的兴旺,一个家族的轮回模式是要靠女人中断的,因为家族后代会吸收传承她的能量。这个过程养育孩子需要女人的觉醒和担当,女人则需要男人强有力的支持。
过程不是艰辛二字了得。
然而,生而为人,这难道不是我们的使命吗?
爱的系统法则对我们的影响就像环境对一棵树的影响那样重要。如果一棵树能协调于地球引力和太阳牵引力之间,他就自然垂直的向上生长。枝桠之间取得均衡。这种形势下他是最稳固的。然而,如果一棵树不能按照常规的方式生长,可能生长在峭壁上,为适应风,土壤,重力和太阳之间相互影响,他只能按照系统所允许的方式生长。这些树和那些垂直的树相比并没有什么不好,但他可能看起来不太稳固,可能没有生长在平原上的同类们那么高。两种树都服从同样的自然法则,可是生活环境的动力却向他们施加了不同的压力。他们都用自己力所能及的最好方式找到了系统的平衡。
――亨特博士
我年纪还轻,阅历不深的时候,我父亲教导过我一句话,我至今还念念不忘,“每逢你想要批评任何人的时候,”他对我说,“你就记住,这个世界上所有的人,并不是个个都有过你拥有的那些优越条件”
——菲茨杰拉德
只有你自己知道你曾经走过的路,也只有你了解你生活的全貌,永远站在自己这一边,去找属于自己的活路――不要活在别人的眼睛里。有的人生活从零起步,有的人拥有高起点优越的条件,而有的人,他们是从坑里爬上来活过来的,永远不要去和别人比较,也不要去评价别人。如果你做不到,那么记住:这世界上的每个人,其实都是你。
――涂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