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憎恶无聊以及虚度光阴。
这种感觉往往是在一天什么事情都没做,但是内心却一直在逃避而不肯面对的时候。
我很憎恶自己做什么都坚持不了。
这种感觉往往出现在因为一些事情或者借口打断了原本該坚持的事情时。
我很憎恶自己做什么事情都没有规划。
这导致自己一天什么也没做,只是看着手机打发时间。
事实上,我喜欢的是……
忘记时间的充实感,以及由此而带来的价值感。
是的,我很渺小。渺小的生命也渴望散发光热。从很早开始,就一直陷入思考生命的意义中,然后给自己制定各种各样可能完不成的计划,失败、放弃、颓废、再计划。总是觉得本子不够,但是没有一本本子是记完了的。
那么,找找自己目前的主要矛盾吗?你逃避的不就是它吗?想清楚后,每天订三个目标坚持积累下去。
我的主要矛盾无非就是教学上的矛盾,我的各种烦恼目前都来源于它。我希望提高自己以及学生的文学素养,让学生有效地学习语文。
要达到这个目标,首先自己的文学素养要很好,如此才能感染他人。其次要能够有效地将这种文学素养传递给学生,让学生能够乐于接受。最后,还要严格要求有效训练,通过一种行之有效的方式来提高成绩。
反思自己过去的教学方式,并没有在备课上下足够多的功夫,一堂课并没有精心设计,而总是照搬别人的思路。学生的作业也没有很要求严格。对优秀学生也没有针对他们的薄弱点提出行之有效的训练方式,只是流于表面。
试想,如果学生很喜欢听你的课。你布置的作业也给了他们具体的方式去完成,并且坚持下来是能让他们看到效果的。你能够在学生心中树立威信,呈现出较高的文学素养,让他们自愿跟着你做,那会是怎样的?
的确,这才是我想看的课堂。如果我的努力可以达到这个效果,并且还能顺便成为一个作家的话,那我会觉得我的生命没有虚度。我曾经想过我的生命有三个主要矛盾:
工作矛盾: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文学素养,成为语文名师和作家。
家庭矛盾:和老公有个幸福的家庭,儿女双全,相夫教子。
生命矛盾:提升自己的生命维度,明心见性。
家庭和生命矛盾暂且不提,先用一段时间集中解决工作矛盾。
三个目标:
1.读书或者听书一小时,积累素材,提高自身文学素养。
2.坚持日更1000字。
3.冥想、五音唱诵15分钟以上或者瑜伽一小时。
我想比他人早起两小时,完成这些修行,然后晚上2小时研究教学。
5:00-7:00 读书、写作、冥想
20:00-22:00 教研、练字、听书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既然以前的那个我不够好,就全然地接纳,全然地放下,通过积累和坚持迎接那个新的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