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物欲横飞的时代,我们对生活的追求越来越高,有的高得让自己望尘莫及,尤其当下社会普遍的存在攀比现状,说到攀比比到最后比得是经济实力,只有后援经济源源不断的支持才能助你在攀比大战中胜出,从而让你心里得到所谓的满足感和成就感!当然攀比也会让众多参与者一败涂地,有的需要数月才可恢复元气,而有的则需要更长的时间疗养声息,以便日后再战!在攀比大军中历来都是两级分化的两股力量,即实力攀比和拼命攀比,实力攀比者不必多说,自然是后援经济基础扎实,随时可输入和输出,所谓财富自由者。而剩下的拼命者也可以说是敢死队,压上一切只为赌一局,胜了喜出望外,败了白面馒头(其实胜了也有可能是白面馒头)。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大多人都在扮演着敢死队的这个角色,不是我们非要加入敢死队,而往往是受周边环境所影响,正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里没有贬义的意思!原本追求和购买自己喜欢的东西是没有错的,只是我们要理性,再理性,再三理性后才可出手,再三强调理性是因为实力不允许。
记得自己曾经很多年都处在一个消费极其不理性的时期,导致工作几年仍然没有什么积蓄,几乎没有积蓄,真正的月光族,实话讲我很庆幸那几年我没有遭受到什么太大的经济浩劫,否则将会变成伤筋动骨的敢死队,那会年轻根本不会去想什么理财这些问题,只想着只要不花家里的钱那就是进步,偶尔还能往家里寄点钱觉得挺自豪的,其余的每月见底,还精打细算能不能接得上下月工资,只要能勉强接得上那就放开了消费,那会身边也有几个玩得比较好的小伙伴,有工资比我们高很多的办公室职员,还有家底比较厚实的公子哥,也有几个跟我一样的悲催汉,我的消费不理性自此开始养成,一尘崛起、一发不可收拾,俗话说的好团结就是力量,跟着团队走吃喝玩啥都不用愁,下班了各种吃,放假了各种卖,各种玩,那会也正是KTV席卷全国的热潮,几乎每月至少两次唱K,花钱毫无节制,开心就好!很多次自己主动请客,主动买单,也不知道为什么总有一股力量再推动着自己这么干,所以我每次都是第一个经济告急宣布破产的人,由于没有后援支撑故而只能唏嘘长叹。后面团队解散后自己单兵行动,由于初期已经养成了不理性的消费习惯,也开始有攀比心理,仍旧过上月光生活........。
上面的个人经历不是在宣扬自己过去的好与不好,只是几年过后的今天,当自己被现实打到之后,幡然醒悟,不理性的消费和攀比心理真的会给今后的生活埋下沉痛的伏笔,身处这个浮躁的社会,万事都想全身而退是很难的,互联网时代滋生了诸多产业和机会,同时也在改变和颠覆着我们的日常生活习惯,或许你是这其中的受益者,“又或是倒霉蛋”,但始终有一点不会因为你是谁而发生改变,那就是自身财富,自身财富直白说就是你的才华和经济实力,才华也要最终能够兑现才能形成经济实力,生活中很多东西是我们没有办法去控制,很多事务也是我们没有办法去改变的,但管好自己的消费观念和给自己理财是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做到的,这句话说起来很轻松但实际执行起来却不那么容易,一直以来富翁和有钱的人始终是占少数,为什么?是他们原本就很有钱吗,不见得,有钱的条件有两种,一是祖传家业,二是自我奋斗,第一点是谁的想要的因为来的快、准、多,但同样的如果不懂得理财和理性的消费,富二代也可以瞬间变成负二代,在《财富独立》一书中有这样一个故事,美国一个叫做肯的人,一直以来生活都比较节俭,大学毕业后肯就开始寻找就业机会,辗转了几个公司表现一直很好,工作认真勤奋,最后也顺利做到了公司高管,工资自然比较高,结婚后妻子也是一个消费理性节俭的女人,两人也对未来的生活有规划,有投资,包括买房,买车,此时的肯已经是进入美国百万富翁俱乐部的成员了,资产早已超过百万美元,按理说可以买豪车住豪宅,可肯并没有这样,反到是买了一辆二手的价值才3W美元的丰田轿车,每天上下班和家用,一开就是13年,同样房子也不是我们想象的豪宅,而是普通的公寓,现在的肯早已是经济和财富自由独立者,但仍然保持着节俭的消费习惯,然后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他的父亲,同样也是一个生活节俭之人,也早在肯很小的时候就实现了财富自由独立了,他父亲从小就告诉肯家里没有钱,肯需要一边上学还要一边打临工赚自己的学费,所以大学的学费都是肯自己赚来的,从小就给肯在灌输消费理性和如何去生存的道理,直到肯的父亲去世前,肯依然坚信自己家很穷,然后在他父亲去世的时候却留下了一大笔巨额资产,一千万美元,当他知道这一切之后完全不敢相信,原来自己家一直很有钱,但是他自己现在已经不再需要父亲留下来的这笔遗产了,因为他自己也很有钱。试想下如果一开始肯就知道自己是个富二代,那他会成为现在的样子吗。
要想成为怎样的人只有自己说了算,想做什么样的决定只有自己知道,想走怎样的消费路线只有自己控制,要想战胜自己无比困难,但只要足够狠心,认清现实那就能成功。人们一直有个观念“钱不是省出来的,舍不得花钱那就挣不到钱”,当时我也把这句话信以为真的安慰着自己,甚至还在朋友圈里面广为散播,貌似在鼓励大家消费,只有这样才能赚到大钱,但是现在不再那么想了,因为发现这句话不是绝对的,它并是适用于所有人,尤其是我们这种工薪阶层的打工者,若一直遵循这样的道理往下走那结果就会一无所有(前提是没有投资,没有钱生钱的动作,只靠每月固定工资)、现实告诉我们我们的月固定工资,要想致富那得日积月累,积少成多,因为对于大多打工者来说没有多余的经济输入口,只有死工资,但是面对生活又有无数个输出口,在这种输入和输出比不均衡的情况,怎样实现和累计经济基础,那就得靠节俭,和理性的消费。现如今娶个老婆别人优先考虑条件好的,何谓条件好、有房,有车有存款,这些都没有的人基本都在担心自己会不会就此孤独终老,没错这就是现实,往往很多人都是想的比做的多,闲下来的时候总在幻想自己要去干这个投资,找那个兼职,其目的都是想增加输入口,但是想完之后也就是想想而已,仍然是坚守在工作岗位,死守唯一的输入口,所以如此这般如果再不改变纠正自己的错误理财和消费观念,那就真的要孤独终老了。
这里有几个土方法,谈不上什么高级,但是管用,也是很多人都已经在用的,只是有的用了没有坚持住又一夜回到解放前。
1.计划消费
所谓计划消费就是将每月的固定开支都列举出来,把它作为标准化,长期每月去执行,这里面固定开支比如:生活费,通讯费,交通费,房租费,娱乐费等等,规划好每一项的预计消费,然后严格控制不要超出这个范围,有计划的去生活,你会收到不一样的惊喜。
2.建立“私密账户”
其实就是在工资卡以外再建立一个卡,然后这个卡是你计划每月需要往里面存入的钱,根据你的工资收入以及日常开销,规划自己一个月可以转入多少钱在这个私密账户里面,记住这个私密账户的钱不能随便乱动,这个卡最好不要留在身边,也不要单独记住它的卡号,因为怕管不住自己,总想着还有后援支撑总想蠢蠢欲动的动它,那样的话就没有意识了,即使一个月的开销超了供应不上也不要动,去找别人借钱都可以,除非出了很大的经济浩劫,一个月,两个月,五个月,十个月,一年,两年......,你就会发现自己开始有金库了,开始有底气了。
3.投资理财,做兼职
除了本身工作以为再开发一项新技能,跟朋友学投资理财,或者自己学习也可以,也可以在上班之余找点兼职做下,增加工资之外的收入,递增输入口,同样将这样的所得收入转入你的私密账户中。
4.理性消费,切莫攀比
消费做到量力而行,不做超出自己承受范围的消费,攀比爽一时,爽后痛数月,学会懂得尊重钱,这样你才可以拥有它,想要财富独立,必须先要经济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