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假期,回到乡下老家了,节日气氛今年很淡,主要是疫情影响反反复复,甚至有些麻木感了。
昨天开车上路,京城的二环路,车辆稀疏,本以为是车流如织,竟然如此萧条感。是的,景区关门,吃喝玩乐都是受限了。居家成为防疫最佳选择,或者说是无奈之举。
我还是必须回到乡下老家,因为有牵肠挂肚的东西,院子里种了茄子秧、柿子椒秧、樱桃萝卜等,还有些花草树木和鱼缸换水等生活中的零散活儿,放心不下。
昨天下午到家,忙于园子里蔬菜浇水,栽种的有些香菜旱死了,真是可惜。蔬菜是离不开人的浇水施肥,管理是个细心的事。
怪不得老人讲,河没头,海没边,种菜活要天天。
好在我是根据自己的选择爱好,总是要干点农活调剂自己的生活情趣,但是一旦撒下种子,就一发不可歇息,感觉有些自己找累受。
可见,农村的农活儿成为生活和生存的来源,农民的劳动强度和辛苦该有多么艰辛。
当然,当下农村集体作业为主了,集约化经营和机械化作业,加上科技和机器人的应用使得如今农业成为新型农业耕作模式。
还有一个群体的很幸运的是往年农村招工时,外出工作退休回到乡下老家养老的人,算是比较幸运的。
村里大约有十几个人,当年招工到城里当工人,当司机的,当粮库工人,当建筑工人,当纺织工,当车工,当钳工,当邮电局维修工等等。
他们绝大多数都是在农村结婚后或者也是搞对象也是农村的姑娘,所以退休之后都回到了老家养老。
因此,三十多年来,家门口的十字路口,街头墙角处,总有三五个退休工人,夏天乘凉,冬天到有阳光向阳的地方晒太阳。
一方面他们有退休金养老,同时还能安排子女可以接班再招工,这样解决了两代人的生活出路,他们的生活比纯农村户口的要富裕和宽松的多。
退休工人回老家,这些街头墙角处的守望者,就是这些年农村的一个群体现象。
有的四十多岁就退休,身体依旧健康,有力气的也干家里承包田农活儿,或者外出打工干几年再回来养老。
有位是我爷爷辈儿的退休老工人,如今八十七岁了,儿女双全,孙子都上中学了。
老爷子常年在街头墙角处守望,有时就是一个人,四顾茫然,独自一人发呆,心静如水,心宽无挂碍,所以老人身体一直很好。
他性格温和,不发愁不上火,闲谈的时候,大家议论纷纷,也有抱怨儿女的,也有抱怨物价和各种不平之事的,但是老爷子从不参与其中,只是静静的听着,别人牢骚满腹,他是心如止水一般平静。
大有山崩于眼前,不再眨眼的。别人散开了,他也拍拍屁股尘土,迈着稳稳的步子回家吃饭。
三十多年如一日,老爷子儿老伴儿,十多年前去世,儿子的儿子都出生了。
老爷子依旧在街头守望着,暑往寒来春复秋,夕阳西下水东流。茫茫宇宙人无数,身边的聊天人,逐渐减少,老爷子任凭时间变幻,风雷雨雪,还在街头守望。
这样的老人,心胸单一,没有癖好,不抽烟不喝酒,不想社会上与自己无关多余的事,不参与无谓的情感纠结,不掺杂儿女的琐碎杂事,守的云开日出,这样的人真的不多,我是真的佩服老爷子,任凭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的心态。
如今八十八了,老爷子依旧在街头墙角守望着,这样的人生就是这样的生活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