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大雪中颤抖,抑或欣喜?

这就是当下大雪中的欧洲。身在上海,虽知你之蜜糖我之毒药,依然无比向往如此的厚雪。

带上一点点滤镜,雪中的世界就美的无与伦比。难怪莫奈大师一生创作了140多幅雪景。

Claude Monet1868年的《喜鹊》,如今是巴黎的奥赛博物馆(Musée d'Orsay)的镇馆之宝。暖色调的阳光、一只小小的生灵,莫奈大师的雪景都是温暖的。

1875年《雪中的火车》,无处不在的红黄色调、动感的烟雾、接送亲友的人们,更让人觉得大雪中的情谊无比珍贵。

1878/1879的《雪中的教堂》,天空已经有了温暖的光泽、河岸铺雪、河水轻盈,那个张望的人,在等待什么?

可是我最爱的雪景,不是莫奈的。

是这一幅Pieter Bruegel的《雪中猎人》。动静结合、冷暖相宜,黑白色调构成的冷静雪景配着飞鸟和猎人的生机勃勃,严谨的布局构图中却有灵活的透视和流动的空气,质朴的描画在真实中带着梦幻的力量,让人被鼓舞、让人忘记了寒冷。

大雪,也许会带来乐趣,也许会带来麻烦,也许教会我们等待,也许告诉我们真情,也许赋予我们力量。怎么选择,在于你。


这一期的德语单词:

雪 der Schnee

温暖 die Wärme

也许 vielleicht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